[实用新型]一种流水及热传导结构陶瓷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8369.5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金凤 |
主分类号: | E04F13/074 | 分类号: | E04F13/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9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 热传导 结构 陶瓷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水及热传导结构陶瓷砖。
背景技术
建筑陶瓷砖因其本身规格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铺贴时用水泥砂浆等做为粘结剂进行铺贴,然而现有的陶瓷砖安装麻烦且安装位置不精确,导致陶瓷砖之间的缝隙大小不一,影响装修美观,同时现有的陶瓷砖隔热及热量传导效果差,影响室温调节,同时现有的陶瓷砖表面光滑,没有引水用槽道,导致陶瓷砖表面水分长时间存在,导致室内环境一直潮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流水及热传导结构陶瓷砖,铺设安装方便,且安装位置精确,陶瓷砖之间的缝隙缝隙保持一直,同时陶瓷砖内部可有效进行热量传导,将内部热量释放,且引导陶瓷砖表面水分聚集流走,使陶瓷砖的表面保持干燥。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流水及热传导结构陶瓷砖,包括陶瓷内层和设置在陶瓷内层外端面的保护釉层,所述陶瓷内层内均匀设置若干个导热管孔,所述导热管孔的两孔端连通陶瓷内层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陶瓷内层的上端面设置与导热管孔的孔端部连接的孔槽,陶瓷内层的下端面设置与导热管孔的孔端部连接的管柱部,所述陶瓷内层内靠连接保护釉层的外端面设置U型腔体,陶瓷内层的另一侧外端面设置若干个齿槽。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釉层的表面设置由竖直槽体和水平槽体交叉连接组成的过水槽体。
进一步地,所述孔槽形状大小与管柱部相配,相邻的陶瓷内层之间通过管柱部与孔槽插接实现连接,且相邻的陶瓷内层内的导热管孔通过管柱部与孔槽插接实现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U型腔体内填充隔热聚合物,且所述导热管孔设置在U型腔体的U型槽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在陶瓷内层的内侧面竖直平行设置,且每个齿槽内设置与导热管孔连通的连接凹槽部,所述连接凹槽部沿齿槽长度方向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陶瓷内层与墙面连接的内端面设置齿槽,方便了陶瓷砖的铺设安装,且相邻的陶瓷内层之间通过管柱部与孔槽插接实现连接,使陶瓷砖之间的缝隙缝隙保持一直,陶瓷砖安装位置精确,同时在陶瓷内层内设置导热管孔,且相邻的陶瓷内层内的导热管孔通过管柱部与孔槽插接实现连通,并在每个齿槽内设置与导热管孔连通的连接凹槽部,使导热管孔与陶瓷内层的内端面连通,使陶瓷砖内部可有效进行热量传导将内部热量释放,同时在保护釉层表面设置由竖直槽体和水平槽体交叉连接组成的过水槽体,可引导陶瓷砖的表面水分快速聚集流走,使陶瓷砖的表面保持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水及热传导结构陶瓷砖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水及热传导结构陶瓷砖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水及热传导结构陶瓷砖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相邻的陶瓷砖连接剖面图。
其中:1、陶瓷内层;2、保护釉层;3、过水槽体;4、齿槽;5、连接凹槽部;6、孔槽;7、导热管孔;9、U型腔体;10、管柱部;11、隔热聚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水及热传导结构陶瓷砖,包括陶瓷内层1和设置在陶瓷内层1外端面的保护釉层2,所述陶瓷内层1内均匀设置若干个导热管孔7,所述导热管孔7的两孔端连通陶瓷内层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陶瓷内层1的上端面设置与导热管孔7的孔端部连接的孔槽6,陶瓷内层1的下端面设置与导热管孔7的孔端部连接的管柱部10,所述陶瓷内层1内靠连接保护釉层2的外端面设置U型腔体9,陶瓷内层1的另一侧外端面设置若干个齿槽4,所述保护釉层2的表面设置由竖直槽体和水平槽体交叉连接组成的过水槽体3,所述孔槽6形状大小与管柱部10相配,相邻的陶瓷内层1之间通过管柱部10与孔槽6插接实现连接,且相邻的陶瓷内层1内的导热管孔7通过管柱部10与孔槽6插接实现连通,所述U型腔体9内填充隔热聚合物11,且所述导热管孔7设置在U型腔体9的U型槽体内,所述齿槽4在陶瓷内层1的内侧面竖直平行设置,且每个齿槽4内设置与导热管孔7连通的连接凹槽部5,所述连接凹槽部5沿齿槽4长度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金凤,未经朱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8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催化空气净化消毒模块
- 下一篇:一种带分解网的中央空调用进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