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05971.7 | 申请日: | 2014-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丰吉;彭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41/24 | 分类号: | F02D4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常大军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为目前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无论对于上、下班通勤或出外旅游都十分便利。然而,由于汽车在怠速状态时(如等停红灯或路边暂停)会排放有毒的废气,对空气品质造成严重污染且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为了降低生活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除了不断地提倡怠速熄火之外,也持续积极地发展复合动力系统以及研究如何有效降低车辆怠速时所排放的废气量。
目前车辆怠速控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控制电子节气门以及点火角,概因,车辆于怠速状态时,引擎转速会相对不稳定,因此,为了维持引擎转速稳定,目前主要是利用控制电子节气门的开度以及将点火角延迟点火的方式达成。然而,以将点火角延迟点火而言(即点火角并非在最佳位置),会导致引擎无法持续运转于最佳运转点,容易造成油耗增加且所产生的有毒废气的浓度偏高等缺点与问题,实有必要加以改良突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能够使引擎持续运作在最佳的运转点,达到节省油耗以及减少废弃排放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电连接于一马达、一引擎及一电瓶,该怠速控制装置包括:
一设定器,预设有一目标引擎怠速;
一处理器,电连接于该设定器,该处理器至少接收该目标引擎怠速并对应输出一扭力需求值,其中该扭力需求值是指该引擎于怠速状态时,运转至该目标引擎怠速所需的输出扭力值;
一电量检测器,检测该电瓶并对应输出一电瓶残电率,该电瓶残电率是指该电瓶的当时残电量相对于满电量的比率;及
一控制器,电连接于该处理器与该电量检测器,该控制器接收该扭力需求值与该电瓶残电率并对应输出一马达扭力值及一引擎扭力值,其中该马达扭力值与该引擎扭力值的总合等于该扭力需求值。
上述的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其中更包括一即时转速检测器,电连接于该处理器,其中该即时转速检测器检测该引擎于怠速状态的一当时转速,该处理器接收该当时转速并对应输出一扭力修正值,该扭力修正值是指由该当时转速调整至该目标引擎怠速所需增减的扭力值。
上述的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其中该控制器更接收该扭力修正值并对应输出至少一补偿扭力值以补偿控制该马达或该引擎运转,且该马达扭力值、该引擎扭力值与该至少一补偿扭力值的总合等于该扭力需求值与该扭力修正值的总合。
上述的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其中该马达扭力值与该电瓶残电率成正比关系。
上述的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其中该电瓶残电率对应有一权重参数,且该控制器是对应该权重参数输出该马达扭力值,其中该马达扭力值、该权重参数及该扭力需求值的关系式为Tm=Wm×Td,其中Tm为该马达扭力值,Wm为该权重参数,Td为该扭力需求值。
上述的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其中该权重参数与该电瓶残电率成正比关系。
上述的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其中该怠速控制装置更电连接一节气门,该控制器控制该节气门的开度以控制该引擎输出对应该引擎扭力值的扭力。
上述的车辆的怠速控制装置,其中该马达为一皮带式启动马达、一集成式启动马达或一独立式马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引擎怠速时,是利用马达辅助提供扭力,使引擎能够稳定运转于目标引擎怠速,相较于现有通过延迟点火角来维持引擎怠速来说,本实用新型不须延迟点火角而能够使点火角维持在最佳位置(即可获得最大扭力的最小提前点火角),进而使引擎持续运作在最佳的运转点,达到节省油耗以及减少废弃排放量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怠速控制装置的装置方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怠速控制装置的运作流程图;
图3本实用新型怠速控制装置的运作步骤图;
图4本实用新型怠速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运作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怠速控制装置
2 马达
3 引擎
4 电瓶
5 节气门
10 设定器
20 处理器
30 电量检测器
40 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位芳纶纤维双面上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带聚光照明的展示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