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舱门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4470.7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芮小龙;汪阳;赵巍巍;杨继旭;吴东;王少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7/04 | 分类号: | E05D7/04;E05D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舱门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舱门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舱门多采用多连杆结构铰链或者橡皮铰链,这两种铰链存在以下缺点:多连杆结构铰链的结构复杂,调整左右平齐度程序繁琐;橡皮铰链一般通过铆钉固定,调整平齐度和拆卸维修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舱门铰链,该铰链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调整便利、强度高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舱门铰链,包括铰链转轴和成对设置在铰链转轴上的第一铰链支座与第二铰链支座。可根据舱门的实际尺寸,调整铰链转轴的长度。
所述的第一铰链支座固定设置在铰链转轴的两端,且第一铰链支座上开设有若干个腰孔。所述的第一铰链支座与车身侧部骨架固定相连。
所述的第二铰链支座活动连接在铰链转轴的中部,且所述的第二铰链支座与舱门骨架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铰链转轴采用直径为6厘米的20号钢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铰链支座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为空心圆柱形,所述的第二固定部为长方体状,所述的若干个腰孔开设在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的铰链转轴两端从第一固定部中间穿过,且与第一固定部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铰链支座为三角柱,且三角柱的顶部为圆弧状,三角柱的底部焊接在舱门骨架上。
更进一步的,第二铰链支座的顶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的铰链转轴的直径小于连接孔的直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客车舱门的安装过程更加简单快捷,只需先将第一铰链座、第二铰链座与铰链转轴组装好,再通过腰孔及螺栓调节舱门周边缝隙并将舱门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调整便利、强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铰链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铰链支座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铰链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二。
其中:
1、第一铰链支座,2、第二铰链支座,3、铰链转轴,4、螺栓,5、连接孔,6、车身侧部骨架,7、舱门骨架,11、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3、腰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客车舱门铰链,包括铰链转轴3和成对设置在铰链转轴3上的第一铰链支座1与第二铰链支座2。优选的,所述的铰链转轴3、第一铰链支座1以及第二铰链支座3均为铸造成型的。两个第一铰链支座1位于铰链转轴3的两端,两个第二铰链支座2位于两个第一铰链支座1之间的胶料转轴3上。
所述的两个第一铰链支座1固定设置在铰链转轴3的两端,且第一铰链支座3上开设有若干个腰孔13。所述的第一铰链支座1与车身侧部骨架6固定相连。优选的,每个第一铰链支座1上的腰孔13为2个。
所述的两个第二铰链支座2活动连接在铰链转轴3的中部,且所述的第二铰链支座2与舱门骨架7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铰链转轴采用直径为6厘米的20号钢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铰链支座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所述的第一固定部11为空心圆柱形,所述的第二固定部12为长方体状,所述的若干个腰孔13开设在第二固定部12上。所述的铰链转轴3两端分别从两个第一固定部11中间穿过,且与第一固定部11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铰链支座2为三角柱,且三角柱的顶部为圆弧状,三角柱的底部焊接在舱门骨架7上。 优选的,所述的三角柱为正三角柱,且其顶部进行了倒圆角处理,既能够使第二铰链支座2与铰链转轴3连接关系更加匹配,又能够使增加整个舱门铰链受力均衡,增加舱门铰链的结构强度。
更进一步的,第二铰链支座1的顶部设有连接孔5。所述的铰链转轴3的直径小于连接孔21的直径。铰链转轴3可在连接孔5内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安装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4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机转子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的机械手结构
- 下一篇:机械手臂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