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0418.0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0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申永江;杨明;项正良;文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短 组合 抗滑桩 | ||
1.一种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包括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抗滑桩较前排抗滑桩更靠近滑坡后缘,所述后排抗滑桩的受荷段长度小于前排抗滑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均锚固于滑坡的滑坡床上,所述后排抗滑桩桩顶沉埋于滑坡的滑坡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分别沿垂直滑坡滑动方向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排布时采用平行布置或采用梅花形布置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分别形成中间密、两边疏的布置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间隔密定义为2~3倍抗滑桩截面横向宽度,间隔疏定义为3~4倍抗滑桩截面横向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的桩排距为2~5倍抗滑桩截面纵向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抗滑桩的受荷段长度为前排抗滑桩受荷段长度的1/2~4/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抗滑桩的受荷段长度为前排抗滑桩受荷段长度的1/2~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04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清除残留物辅助装置的水泥搅拌运输车
- 下一篇:带梳子的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