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防尘的隔声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56459.8 | 申请日: | 201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博;张茂林;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防尘 隔声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噪声治理的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尘的隔声屏。
背景技术
当前交通产生的噪声主要依靠声屏障进行治理,声屏障的吸声性能主要依靠其组成声屏障的屏体结构和材料决定。目前大多数的声屏障屏体内部都填充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棉),这类材料在灰尘的影响下气孔会被堵住造成吸声性能下降,在潮湿地区多孔吸声材料吸水后会产生下沉,导致上部出现空隙,底部材料聚集,使吸声性能逐年下降,在使用几年后很难达到预定的降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防尘的隔声屏,克服当前声屏障屏体抗灰尘抗潮湿能力弱。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防水防尘的隔声屏,包括框架主体、第一微穿孔板、面板和第二微穿孔板,框架主体包括框架和底板,底板设置在框架底部,面板设置在框架顶部,面板、框架和底板共同组成盒体;面板 和底板之间的框架上依次设置第一微穿孔板和第二微穿孔板,面板、第一微穿孔板、第二微穿孔板和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空腔。
上述第一微穿孔板设有第一微孔,第一微穿孔板厚度小于1mm,第一微孔的孔径小于1mm,穿孔率为1%-5% 。
上述第二微穿孔板设有第二微孔,第二微穿孔板厚度小于1mm,第二微孔的孔径小于1mm,穿孔率为1%-5% 。
面板上设有通孔,穿孔率为20%-50% 。
上述第一微穿孔板、第二微穿孔板和底板之间的空腔厚度为50mm-150mm。
本发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使用吸声结构代替吸声材料,使吸声屏障在保证吸声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功能,其双层微穿孔板消声结构具有较宽的吸声频率和较高的降噪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质量轻,易于加工,安装及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的隔声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的隔声屏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水防尘的隔声屏的侧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3,一种防水防尘的隔声屏,包括框架主体1、第一微穿孔板2、面板4和第二微穿孔板6,框架主体1包括框架和底板,底板设置在框架底部,面板4设置在框架顶部,面板4、框架和底板共同组成盒体;面板4 和底板之间的框架上依次设置第一微穿孔板2和第二微穿孔板6,面板4、第一微穿孔板2、第二微穿孔板6和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空腔。
上述第一微穿孔板2设有第一微孔7,第一微穿孔板2厚度小于1mm,第一微孔7的孔径小于1mm,穿孔率为1%-5% 。
上述第二微穿孔板6设有第二微孔3,第二微穿孔板6厚度小于1mm,第二微孔3的孔径小于1mm,穿孔率为1%-5% 。
面板4上设有通孔5,穿孔率为20%-50% 。
上述第一微穿孔板2、第二微穿孔板6和底板之间的空腔厚度为50mm-150mm。
框架主体1、第一微穿孔板2、面板4和第二微穿孔板6可以使用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制造。
实施例1
一种防水防尘的隔声屏,包括框架主体1、第一微穿孔板2、面板4和第二微穿孔板6,框架主体1包括框架和底板,底板焊接在框架底部,面板4焊接在框架顶部,面板4、框架和底板共同组成盒体;面板4 和底板之间的框架上依次焊接第一微穿孔板2和第二微穿孔板6,面板4、第一微穿孔板2、第二微穿孔板6和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空腔。框架为不锈钢制成,第二微穿孔板6、面板4、第一微穿孔板2和底板采用木材制成。
第一微穿孔板2设有第一微孔7,第一微穿孔板2厚度为0.5mm,第一微孔7的孔径0.3mm,穿孔率为3% ,即为第一微穿孔板2面积的3%。
上述第二微穿孔板6设有第二微孔3,第二微穿孔板6厚度为0.5mm,第二微孔3的孔径0.3mm,穿孔率为2% ,即为第二微穿孔板6面积的2% 。第一微孔7和第二微孔3对齐设置。
面板4上设有通孔5,穿孔率为45% 。通孔5与第一微孔7和第二微孔3对齐设置。
上述第一微穿孔板2、第二微穿孔板6和底板之间的空腔厚度为90mm。
面板4与第二微穿孔板6之间应留有空隙,不能紧靠在一起,以使声音可以传入隔声屏内部,噪声通过面板4进入隔声屏内部,再通过第一微穿孔板2和第二微穿孔板6及其后的第一空腔8和第二空腔9时,被结构吸收,达到降噪效果。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4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栏用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波纹钢管涵洞填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