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和用于陆地车辆的碰撞吸能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52046.2 | 申请日: | 2014-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7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萨伊德·戴维·巴尔巴特;穆罕默德·里达·巴库什;拉胡尔·阿罗拉;赛伊德·努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装置 陆地 碰撞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卷入小偏移刚性障碍物正面碰撞中的车辆的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陆地车辆通过多种测试来测试耐撞性,这些测试包括正面撞击、侧面撞击、后面撞击、翻转和其它测试。先前已开发出正面撞击测试,其规定车辆在相对于车辆纵向延伸的车架纵梁之间撞击障碍物。在这种类型的测试中,车架纵梁为车身提供主要支撑并且降低侵入客厢内的任何可能性。向客厢内的任何侵入的程度在制动踏板处、脚靠处、左脚趾窝(toe pan)处、中脚趾窝处、右脚趾窝处、左仪表板处、右仪表板处和车门处进行测量。
提出了一种用于模拟撞向刚性障碍物的小偏移正面碰撞的新型测试。在所提出的测试中,车辆以40MPH的速度在一个拐角以25%的重叠撞击在具有6英寸柱状半径的刚性障碍物。该撞击位于车架纵梁的外侧,因此,车架纵梁对于客厢内的侵入没有提供如撞击发生在车架纵梁之间的情况下的同样大的阻力。
陆地车辆的重量被大幅减小以提高燃料经济型。当前车辆被设计成在不牺牲性能或耐撞性的并行目标下减小车辆的重量。在减小车辆重量并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难以满足提出的针对小偏移刚性障碍物碰撞测试的测试要求。
通过如下总结的本公开,解决了上述问题和其它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装置,该吸能装置能够为在车辆纵梁外侧的保险杠横梁的碰撞提供额外的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该车辆具有保险杠横梁,该吸能装置包括连接至吸能组件的附件。该装置包括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保险杠横梁的中央主体,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保险杠横梁而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保险杠横梁间隔开。第一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第二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二边缘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肋从中央主体处远离结构件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吸能装置,该车辆具有保险杠横梁,该吸能装置包括:中央主体,中央主体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保险杠横梁,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保险杠横梁而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保险杠横梁间隔开;第一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第二壁,从中央主体的第二边缘处延伸至支撑保险杠横梁的纵向延伸结构件;以及肋,从中央主体处远离纵向延伸结构件延伸。
根据涉及上述装置的本公开的其它方面,该肋可在邻近前边缘处最宽而在后边缘处最窄。第一壁和第二壁可在邻近前边缘处最窄而在后边缘处最宽。纵向延伸结构件可为设置在保险杠横梁的后方和车辆的车架纵梁的前方的溃缩盒。肋可为辊压接合的双厚度金属板,其焊接至或以其它方式附接至中央主体并且从中央主体处延伸。肋可具有梯形形状。第一壁和第二壁可为三角形。来自车辆与设置在吸能装置外侧的物体的碰撞的力施加至肋,然后至中央主体,然后至第一壁和第二壁,然后至纵向延伸结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陆地车辆的碰撞吸能组件,包括:保险杠横梁,设置在车辆的前端;至少一个溃缩盒,设置在保险杠横梁的后方;该车辆的车架组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溃缩盒的后方;以及碰撞吸收附件,附接至保险杠横梁并且接触其中一个溃缩盒的侧面,其中,碰撞吸收附件包括中央主体,中央主体呈平面形并且附接至保险杠横梁,中央主体的前边缘接触保险杠横梁而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保险杠横梁间隔开,中央主体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在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延伸,第一壁和第二壁从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向溃缩盒延伸,并且肋从中央主体处远离该溃缩盒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车架组件与溃缩盒之间的支架,并且中央主体的后边缘与支架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碰撞吸收附件焊接至所述保险杠横梁并且接触邻近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溃缩盒而未以其它方式附接至溃缩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肋在邻近前边缘处最宽并在后边缘处最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壁和第二壁在邻近前边缘处最窄而在后边缘处最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肋为附接至中央主体的辊压接合的双厚度金属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肋具有梯形形状,第一壁和第二壁为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来自车辆与设置在吸能装置的外侧的物体的碰撞的力从保险杠横梁传递至肋,然后传递至中央主体,然后传递至第一壁和第二壁,然后传递至溃缩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2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