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车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9970.5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彭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万马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B62D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玉马路8***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重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自卸车车厢。
背景技术
在山区、矿区等工况恶劣的大型工程现场,对大吨位载重车辆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应用于该现场的自卸车数量较大。但是,现有自卸车车厢的厢体一般采用田字形的支撑条,这种支撑条为扁平的钢板,强度和刚度较小,装卸料时很容易变形和弯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卸车车厢,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本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车厢本体外壁上的相互交错的斜M筋和双M筋。斜M筋和双M筋均为“U”形,斜M筋底部设置有一个尖端向内的“V”形凸起且一侧壁向外倾斜,双M筋底部设置有两个尖端向内的“V”形凸起。
进一步地,车厢本体上部可拆卸连接有活动栏板,活动栏板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相互交错的斜M筋和双M筋。活动栏板可以增加车厢本体侧壁的高度,相应地增大载货量。同时斜M筋和双M筋的设置也大大加强了活动栏板的强度和刚度。
进一步地,斜M筋和双M筋均有多根,两者沿车厢本体长度方向交替设置,斜M筋水平设置,双M筋竖直设置。这种斜M筋和双M筋垂直交替设置的结构更利于整个车厢强度的增大。
进一步地,斜M筋水平地焊接于车厢本体外壁,斜M筋上焊接有多根竖直的双M筋,多根双M筋沿斜M筋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由于双M筋的强度要大于斜M筋,因此多根双M筋垂直设置于斜M筋上的结构更利于整个车厢强度的增大。
进一步地,斜M筋和双M筋的厚度均为2-6mm。这种厚度的型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且重量较轻,给车厢本体施加的负担较小。
进一步地,斜M筋和双M筋的“V”形凸起的尖端和其余弯折处均设置有圆角,圆角的半径为3-12mm。这种大小的圆角可以避免应力过于集中,有效增大斜M筋和双M筋的强度。
进一步地,斜M筋的尺寸A为40-80mm,尺寸B为60-100mm,尺寸C为120-200mm,尺寸D为200-280mm,尺寸E为40-80mm,角度F为120°-150°。双M筋的尺寸a为36-48mm,尺寸b为60-80mm,尺寸c为200-240mm,尺寸d为40-80mm,角度e为120°-150°。这些尺寸的设置使得斜M筋和双M筋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本自卸车车厢采用垂直交错的两种型钢来支撑车厢本体,大大增强了整个车厢的刚度和强度,使其可以承受很大的载荷,不容易变形和弯折。同时,采用自己设计的两种规格的型钢作为加强筋,而不是单独地增加车厢壁的厚度,有效减轻了整个车厢的自身重量,提高了车辆的载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卸车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斜M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M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阅图1-3,本自卸车车厢包括车厢本体100,车厢本体100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栏板400,车厢本体100和活动栏板400上均焊接有多根水平的斜M筋200和竖直的双M筋300,多根斜M筋200和双M筋300沿车厢本体100长度方向交替设置。本斜M筋200和双M筋300均为自主设计的型钢。斜M筋200和双M筋300均为“U”形,斜M筋200底部设置有一个尖端向内的“V”形凸起且一侧壁向外倾斜,双M筋300底部设置有两个尖端向内的“V”形凸起。这两种结构的型钢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斜M筋200焊接于车厢本体100时,其开口的一端向内且向外倾斜的一侧壁位于上部。这样斜M筋200上部就会形成一个斜坡,可以防止杂物在型材上堆积。
斜M筋200和双M筋300的厚度均为2-6mm。这种厚度的型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且重量较轻,给车厢本体100施加的负担较小。
斜M筋200和双M筋300的“V”形凸起的尖端和其余弯折处均设置有圆角,圆角的半径为3-12mm。这种大小的圆角可以避免应力过于集中,有效增大斜M筋200和双M筋300的强度。
斜M筋200的尺寸A为40-80mm,尺寸B为60-100mm,尺寸C为120-200mm,尺寸D为200-280mm,尺寸E为40-80mm,角度F为120°-150°,所述双M筋300的尺寸a为36-48mm,尺寸b为60-80mm,尺寸c为200-240mm,尺寸d为40-80mm,角度e为120°-150°。这些尺寸的设置使得斜M筋200和双M筋300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万马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万马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9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程汽车上的调节臂
- 下一篇:铰接式举升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