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2614.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寒;唐欢;陈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14 | 分类号: | B60D1/1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牵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牵引装置采用单一的牵引座加牵引销的结构,牵引座直接安装在尾横梁上,尾横梁则采用钢板槽型结构。牵引座通过螺栓与尾横梁连接。因为车辆牵引后车过程中有起步、加速、上坡、冲击载荷,此种载荷通过牵引座和尾横梁连接的螺栓直接传递给尾横梁。螺栓头面积有限无法有效地将牵引力均匀分散到尾横梁上,仅仅集中在尾横梁与牵引座的连接孔的周边,这就造成了应力集中现象。同时应力的绝对值也往往超过尾横梁材料的屈服应力,造成尾横梁在此种工况下失效断裂,甚至使后牵引座从尾横梁外梁上拉脱,从而造成功能丧失。
目前,存在通过加强尾横梁局部或者使用背靠背槽型尾横梁的加强方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减小应力,但是仍然超过尾横梁的屈服应力极限,同时材料利用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牵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牵引装置采用单一的牵引座加牵引销的结构所带来的尾横梁外梁失效断裂,甚至使后牵引座从尾横梁外梁上拉脱,从而造成功能丧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牵引装置,所述后牵引装置包括尾横梁外梁以及与所述尾横梁外梁两端固定连接形成车架后端的两条平行设置的车架纵梁,所述尾横梁外梁的竖侧边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后牵引座,所述尾横梁外梁远离所述后牵引座的一侧设有牵引内衬,所述牵引内衬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牵引内衬、尾横梁外梁以及所述后牵引座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以及紧固螺栓贴合固定。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尾横梁外梁远离所述后牵引座的一侧设有尾横梁内梁,所述尾横梁内梁与所述尾横梁外梁结构相适应,所述尾横梁内梁设有贴合板以及分布在所述贴合板两侧的延伸安装臂,所述贴合板分别与所述尾横梁外梁的竖侧边以及所述牵引内衬相贴合,且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延伸安装臂设有与所述车架纵梁上的第四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五安装孔,所述尾横梁内梁通过所述延伸安装臂上的第五安装孔、所述车架纵梁上的第四安装孔以及与其配合的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车架纵梁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延伸安装臂上远离所述贴合板的第五安装孔上设横梁内衬垫,所述横梁内衬垫设置在远离所述车架纵梁的一侧。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横梁内衬垫设有第六安装孔以及与所述延伸安装臂结构相适应的过渡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延伸安装臂上远离所述贴合板的第五安装孔上设纵梁外衬垫,所述纵梁外衬垫设置所述车架纵梁竖侧边的外侧面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纵梁外衬垫设有第七安装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牵引内衬与所述尾横梁内梁的贴合板的贴合面大小相一致,所述牵引内衬远离所述贴合板的一侧设置为加强筋式的弧面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尾横梁外梁与所述后牵引座之间设有牵引座垫板,所述牵引座垫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应的第八安装孔。
由于后牵引装置包括尾横梁外梁、车架纵梁、后牵引座以及牵引内衬,牵引内衬设置在尾横梁外梁远离所述尾横梁外梁的后牵引座的一侧,所述牵引内衬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牵引内衬、尾横梁外梁以及所述后牵引座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以及紧固螺栓贴合固定,当后牵引座收到拉力时,牵引内衬将拉力分散到尾横梁外梁上,再由尾横梁外梁将力传递给车架纵梁,实现拉拽牵引的功能,避免了尾横梁外梁受力集中,致使尾横梁外梁失效断裂,甚至使后牵引座从尾横梁外梁上拉脱,从而造成功能丧失的问题。
由于尾横梁外梁远离所述后牵引座的一侧设有尾横梁内梁,尾横梁内梁设有贴合板以及延伸安装臂,贴合板与所述尾横梁外梁紧密贴合,延伸安装臂上设有与车架纵梁固定连接的第五安装孔,从而实现尾横梁外梁和尾横梁内梁的双重设计,提高了后牵引装置所承受的拉力和推力。
由于延伸安装臂上远离所述贴合板的第五安装孔上设横梁内衬垫,所述横梁内衬垫设置在远离所述车架纵梁的一端,从而实现有效的分散尾横梁内梁的局部受力。
由于延伸安装臂上远离所述贴合板的第五安装孔上设纵梁外衬垫,所述纵梁外衬垫设置所述车架纵梁竖侧边的外侧面上,从而实现有效改善车架纵梁的局部受力。
由于尾横梁外梁与所述后牵引座之间设有牵引座垫板,所述牵引座垫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应的第八安装孔,当后牵引座受到推力时,牵引座垫板将推力分散到尾横梁外梁上,再由尾横梁外梁传递给车架纵梁,实现抵抗后推力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2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