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0445.7 | 申请日: | 2014-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9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金樑;王强;王茜;张亮;王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式丛枝 菌根 真菌 培养 装置 | ||
1.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包括由支架(7)固定的敞口的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自上而下依次通过嵌套的尼龙网Ⅰ(2)、尼龙网Ⅱ(4)、尼龙网Ⅲ(6)分为植物生长室(1)、菌根共生体生长室(3)、菌丝生长室(5)、生理检测室(11);所述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的底部设有回收孔(12);所述植物生长室(1)所处的所述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内填充有蛭石(8),其器壁上设有注水孔Ⅰ(13);所述菌根共生体生长室(3)所处的所述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内填充有粗河砂(9),其器壁上设有注水孔Ⅱ(14);所述菌丝生长室(5)所处的所述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内填充有玻璃珠(10),其器壁上设有注水孔Ⅲ(15);所述生理检测室(11)所处的所述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器壁上设有注水孔Ⅳ(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Ⅰ(2)和所述尼龙网Ⅲ(6)的孔径均为1000 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Ⅱ(4)的孔径为30 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孔Ⅰ(13)、注水孔Ⅱ(14)、注水孔Ⅲ(15)、注水孔Ⅳ(16)上均设有螺旋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有机玻璃容器的厚度为3~4 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蛭石的直径为2~3 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河砂的粒径为1~3 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丛枝菌根真菌分室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珠的粒径为3~4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04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