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副车架连接结构以及混凝土搅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0132.3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息树辛;单芝庆;崔宗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连接 结构 以及 混凝土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副车架连接结构以及设置该主副车架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搅拌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或称:混凝土搅拌车)是由汽车主车架和混凝土搅拌运输专用装置组成,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和运输的一种专用车辆。
主副车架为主车架与副车架的合称,主车架为搅拌车底盘车架,也可以称为底盘,副车架为搅拌车上装副车架。
混凝土搅拌车副车架起到支撑搅拌车上装和行驶,以及为上装提供动力,其中主车架与副车架的连接尤为重要,连接部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整车的使用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国内采用的连接方式主要是如图1所示连接座73和如图1和图2所示U型螺栓71,但连接座73连接强度不足,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螺栓拉断或支座变形等失效故障,严重影响了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有技术中,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U型螺栓71进行连接是目前市场上较为主流的连接方式,但此种连接增加了主副车架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人发现: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U型螺栓71需要从下往上整体贯穿主车架、副车架,使得其在整个纵梁上布置空间需求较大,对上装和主车架的适应性差,增加了设计的难度,U型螺栓71易与主车架或副车架上的其他部件(例如上装)产生干涉,导致易发生损坏,可靠性较差;
另外,连接铸件需焊接在副车架纵梁上,U型螺栓71必须精准穿过连接铸件,才能实现有效的连接,工艺性差,使得其装配起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主副车架连接结构以及设置该主副车架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搅拌车,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连接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多个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例如:装配方便)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副车架连接结构,所述主副车架连接结构为混凝土搅拌车主副车架连接结构,其包括垫板、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可拆卸连接体以及第二可拆卸连接体,其中:
混凝土搅拌车的主车架与副车架两者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焊接;
所述主车架与所述副车架两者其中另一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垫板相抵接;
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板的其中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且该可拆卸连接的位置能在竖直方向上调整;
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板的其中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且该可拆卸连接的位置能在竖直方向上调整。
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体以及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体均为双头螺柱。
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体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垫板以及所述第一连接件,且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体穿出所述垫板的端部以及穿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各自均螺纹连接有至少一个螺母;
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体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垫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且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体穿出所述垫板的端部以及穿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各自均螺纹连接有至少一个螺母。
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体穿出所述垫板的端部以及穿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各自均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螺母。
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体穿出所述垫板的端部以及穿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各自均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螺母。
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副车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焊接;
所述主车架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垫板相抵接。
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铸件。
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焊接在所述副车架的纵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
在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垫板为平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搅拌车包括主车架、副车架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主副车架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主车架、所述副车架通过所述的主副车架连接结构相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0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