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梭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4135.6 | 申请日: | 2014-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艾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08 | 分类号: | B62D5/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合 动力 汽车 液压 助力 转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梭阀。
背景技术
通常,在发动机工作的情况下,汽车转向所需的助力由发动机自带转向油泵提供,但混合动力汽车具有纯电动模式、怠速停机等发动机不参与工作的情况,因此需要增加一套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用于在纯电动模式、怠速停机等发动机不参与工作的情况下为方向机提供转向助力。由于管路中油液的压力较大,通常在20Mpa以上,当液压油经过其中一条路线流入方向机时,油液会经过另外一条路线发生回流,为防止液压油发生回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单向互锁功能的梭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单向互锁功能的梭阀,用于解决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液压油容易发生回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梭阀,包括基座、密封球、具有第一进油口的第一进油接头、具有第二进油口的第二进油接头和具有出油口的出油接头,所述基座内具有可供密封球活动的主通道,所述密封球安装在主通道内并能够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沿主通道运动;所述第一进油接头、第二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分别连接在基座的三个侧面上,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分别与主通道的两端连通,并且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与主通道的连接部分的直径小于密封球的直径;所述基座上具有与主通道连通的副通道,所述出油接头上的出油口与副通道连通,并且副通道的直径小于密封球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油接头和第二进油接头连接在基座的两个相对侧面上。
进一步,所述出油接头为套筒结构,出油接头的两端分别套接在第一进油接头和第二进油接头上,并且出油接头与第一进油接头之间、出油接头与第二进油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液压油的压力较大,通常在20Mpa以上,当液压油经过其中一条路线流入方向机时,油液会经过另外一条路线发生回流,为防止液压油发生回流,本系统的两条路线通过梭阀进行连接,梭阀主要起单向互锁功能,防止液压油发生回流;同时,梭阀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观察维修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梭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油壶1、发动机泵2、方向机3、电机泵4和梭阀5,梭阀5是具有单向互锁功能的三通结构,发动机泵2的进油口与油壶1的出油口相连,发动机泵2的出油口与梭阀5的第一进油口V1相连;电机泵4的进油口与油壶1的出油口相连,电机泵4的出油口与梭阀5的第二进油口V2相连;梭阀5的出油口V与方向机3的进油口相连,方向机3的出油口与油壶1的进油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两条回路,分别是:
(1) 油壶→发动机泵→梭阀→方向机→油壶;
(2) 油壶→电机泵→梭阀→方向机→油壶;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改进点在于:增加一套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处于纯电动模式、怠速停机等发动机不参与工作的情况下,整体控制器控制电机泵4工作,电机泵4将油壶1中的油液抽出,并通过梭阀5输送到方向机3中,从而为方向机3提供转向助力。由于管路中油液的压力较大,通常在20Mpa以上,当液压油经过其中一条回路流入方向机3时,油液会经过另外一条回路发生回流,为防止液压油发生回流,本系统的两条回路通过梭阀5进行连接,梭阀5主要起单向互锁功能,当第一进油口V1有液压油流入并且压力达到0.02-0.05Mpa时,第二进油口V2关闭;当第二进油口V2有液压油流入并且压力达到0.02-0.05Mpa时,第一进油口V1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4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密压屏FPC
- 下一篇:紧固型PCB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