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水井油管内壁除垢刮削装置及刮削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10497.X | 申请日: | 2014-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民;路彦森;奎万仓;赵永忠;陈宏云;周惠存;陈军;马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王惠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水 油管 内壁 除垢 刮削 装置 | ||
1.一种注水井油管内壁除垢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油管内壁除垢刮削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旋转喷枪、多嘴喷头、刮削器本体及喷嘴,以及设于所述刮削器本体上的刮刀、定位销及弹簧,
所述刮削器本体的两端设有螺纹,所述刮削器本体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多嘴喷头相连,所述刮削器本体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喷嘴相连,
所述刮削器本体包括对应设置的至少四组卡槽、至少四组槽口以及至少四个斜孔,
所述至少四组卡槽按照双螺旋线的旋转周期分布,所述双螺旋线始终以所述刮削器本体的轴线相互对称,所述至少四组卡槽中的每组卡槽均相对所述刮削器本体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每组卡槽中均设置着与其相对应的刮刀及弹簧,所述弹簧抵顶着所述刮刀,通过所述弹簧调整所述刮刀的伸出量,
所述至少四组槽口中的每组槽口均相对所述刮削器本体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每组槽口均包括两对槽口,所述两对槽口均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槽的侧部,所述卡槽的侧部与所述刮削器本体轴线方向平行,所述两对槽口的端面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槽,所述通孔中放置着所述定位销,通过所述定位销固定所述刮刀的位置,
所述至少四个斜孔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槽下方,通过所述斜孔清洗冲刷与其对应的所述刮刀上的管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油管内壁除垢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器本体中与所述多嘴喷头相连的螺纹为矩形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井油管内壁除垢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器本体中与所述喷嘴相连的螺纹为60°密封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注水井油管内壁除垢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器本体包括四组卡槽,所述四组卡槽相对所述双螺旋线的一个旋转周期分布,所述四组卡槽中的每组卡槽均以所述双螺旋线1/4周期设置,所述双螺旋线中的每根螺旋线分布的所述卡槽总长度等于所述每根螺旋线的螺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水井油管内壁除垢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孔与所述刮削器本体轴线的倾斜角度为30°,所述斜孔分布在与其相对的所述卡槽的正下方,所述斜孔与所述双螺旋线减少1/4周期方式平均分布。
6.一种刮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器包括刮削器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刮削器本体上的刮刀、定位销及弹簧,
所述刮削器本体的两端设有螺纹,
所述刮削器本体包括对应设置的至少四组卡槽、至少四组槽口以及至少四个斜孔,
所述至少四组卡槽按照双螺旋线的旋转周期分布,所述双螺旋线始终以所述刮削器本体的轴线相互对称,所述至少四组卡槽中的每组卡槽均相对所述刮削器本体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每组卡槽中均设置着与其相对应的刮刀及弹簧,所述弹簧抵顶着所述刮刀,通过所述弹簧调整所述刮刀的伸出量,
所述至少四组槽口中的每组槽口均相对所述刮削器本体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每组槽口均包括两对槽口,所述两对槽口均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槽的侧部,所述卡槽的侧部与所述刮削器本体轴线方向平行,所述两对槽口的端面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槽,所述通孔中放置着所述定位销,通过所述定位销固定所述刮刀的位置,
所述至少四个斜孔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卡槽下方,通过所述斜孔清洗冲刷与其对应的所述刮刀上的管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刮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器本体一端的螺纹为矩形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刮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器本体另一端的螺纹为60°密封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刮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器本体包括四组卡槽,所述四组卡槽相对所述双螺旋线的一个旋转周期分布,所述四组卡槽中的每组卡槽均以所述双螺旋线1/4周期设置,所述双螺旋线中的每根螺旋线分布的所述卡槽总长度等于所述每根螺旋线的螺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刮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孔与所述刮削器本体轴线的倾斜角度为30°,所述斜孔分布在与其相对的所述卡槽的正下方,所述斜孔与所述双螺旋线减少1/4周期方式平均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04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