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3496.9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4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穆莹;李强;蔡继春;高建鹏;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雪;黄志兴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润滑 系统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润滑系统是发动机五大系统之一,起到润滑、冷却、防锈等作用,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装置和机油冷却装置,油底壳又可以分为湿式油底壳和干式油底壳两种。目前常见的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中,润滑油通过第二级机油泵将机油泵到各需要润滑的部件后,回落的机油会在干式油底壳中汇集然后再通过第一级机油泵泵入到储油罐中。由于干式油底壳中的润滑油很少,因此难免在进入第一级机油泵的润滑油中含有大量空气,该空气会对该第一级机油泵产生穴蚀,从而降低第一级机油泵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将进入第一级机油泵的润滑油中的空气清除的发动机润滑系统,以提高第一级机油泵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该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该发动机润滑系统能够将干式油底壳中的润滑油泵入到第一级机油泵之前将混杂入该润滑油中的空气清除,以消除空气对该第一级机油泵的穴蚀,从而提高该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还提供一种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还提供一种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该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干式油底壳、储油罐和用于从所述干式油底壳向所述储油罐泵油的第一级机油泵,其中,该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干式油底壳和所述第一级机油泵之间的管路中的油气分离装置。
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排气口通过气管与所述进气歧管连通,所述气管中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用于从所述储油罐向所述发动机机体中泵油的第二级机油泵,在所述第二级机油泵和所述发动机机体之间还设置有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其中,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机体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
优选地,所述储油罐和所述第一级机油泵位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还包括用于从所述储油罐向所述发动机机体中泵油的第二级机油泵,在所述第二级机油泵和所述发动机机体之间还设置有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级机油泵、所述机油冷却器以及所述机油滤清器位于所述发动机机体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干式油底壳与第一级机油泵连通的管路中设置油气分离装置,该发动机润滑系统能够将干式油底壳中的润滑油泵入到第一级机油泵之前将混杂入该润滑油中的空气清除,以消除空气对该第一级机油泵的穴蚀,从而提高该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发动机机体 2 干式油底壳
3 第一级机油泵 4 储油罐
5 第二级机油泵 6 机油滤清器
7 机油冷却器 8 油气分离装置
9 单向阀 10 进气歧管
a 润滑油 b 空气
a+b 油气混合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该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干式油底壳2、储油罐4和用于从干式油底壳2向储油罐4泵油的第一级机油泵3,其中,该发动机润滑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干式油底壳2和第一级机油泵3之间的管路中的油气分离装置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3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废气引射的排气后处理装置
- 下一篇:蒸馏塔顶余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