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光电混合线缆的终端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93151.3 | 申请日: | 2014-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7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亮;王星泽;王俊峰;杨立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04 | 分类号: | H02G15/04;H02G15/07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电 混合 线缆 终端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到光电混合线缆末端上的终端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的应用情况中,需要使用光电混合线缆,即,同时具有电力电缆和光纤的线缆。对于用于这种光电混合线缆与电气设备和光学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终端组件,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相关报道。
在现有技术中,单独的电力电缆一般是通过冷缩式终端与电气设备电连接器,冷缩式终端一般包括冷缩在电力电缆的末端上的外绝缘套、位于外绝缘套与电力电缆之间的应力控制锥和电连接到电力电缆的导体芯上的金属连接件。
在现有技术中,单独的两根光纤之间的光学接续一般采用光纤接线盒来实现。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在接续两个光纤时,需要先将每个光纤的末端连接到一个光纤连接器上,然后再将两个光纤上的光纤连接器通过光纤适配器相互对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光纤之间的光学接续,这样的光纤接续方式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缺陷。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采用熔接的方式实现两个光纤之间的光学接续,但是,采用熔接的方式,同样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缺陷,因为其需要理纤盘、绕纤盘、热缩管等诸多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间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光电混合线缆与电气设备和光学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终端组件,该终端组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光电混合线缆与电气设备和光学设备之间的连接的终端组件,该终端组件能够有效地保护电缆终端和光纤终端,防止灰尘和湿气经由电缆终端与电力电缆之间的缝隙进入电缆终端中,以及防止灰尘和湿气经由光纤终端与光纤容纳管之间的缝隙进入光纤终端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光电混合线缆的终端组件,所述光电混合线缆中具有电力电缆和用于容纳光纤的光纤容纳管。其中,所述终端组件包括:光纤终端,包括管接头和对接管,所述管接头用于将所述对接管和所述光纤容纳管对接在一起;电缆终端,包括外绝缘套和金属连接件,所述外绝缘套包裹在所述电力电缆的末端上,所述金属连接件电连接到所述电力电缆的导体芯上;和手套型密封帽,其一侧密封地套在所述光电混合线缆的外保护套上,另一侧具有密封地套在所述对接管上的第一指状套和密封地套在所述电缆终端的外绝缘套上的第二指状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手套型密封帽为冷缩式密封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手套型密封帽为热缩式密封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光纤在所述对接管和所述光纤容纳管相互对接在一起之后穿入到所述对接管和所述光纤容纳管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光电混合线缆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力电缆;所述终端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电缆终端,用于连接到所述光电混合线缆的各个电力电缆的末端上;并且所述手套型密封帽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指状套,用于密封地套在各个电缆终端的外绝缘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光电混合线缆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纤容纳管;所述终端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光纤终端,用于连接到所述光电混合线缆的各个光纤容纳管的末端上;并且所述手套型密封帽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指状套,用于密封地套在各个光纤终端的对接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光电混合线缆中的所有的电力电缆被包裹在一层金属屏蔽层中,并且在该金属屏蔽层与电力电缆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绝缘填充材料;并且所述光电混合线缆中的光纤容纳管埋设在所述绝缘填充材料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光电混合线缆包括三个电力电缆和一个光纤容纳管;所述终端组件包括三个电缆终端和一个光纤终端;并且所述光电混合线缆中的三个电力电缆相互缠绕并且其外圆相互相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管接头包括:管状主体,具有第一插入端口和与所述第一插入端口相对的第二插入端口;和形成在第一插入端口的内壁上的第一弹性倒刺件和形成在第二插入端口的内壁上的第二弹性倒刺件,其中所述对接管和所述光纤容纳管分别从所述第一插入端口和所述第二插入端口插入所述管状主体中;所述第一弹性倒刺件被构造成仅允许所述对接管朝向管状主体的内部插入而不能朝向管状主体的外部拔出;并且所述第二弹性倒刺件被构造成仅允许所述光纤容纳管朝向管状主体的内部插入而不能朝向管状主体的外部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3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