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防撞杆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92900.0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施华滩;滕平;陈继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42 | 分类号: | B60R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防撞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车门防撞杆支架。
技术背景
目前,汽车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汽车车门防撞杆是为了加强车门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汽车碰撞的安全性能。而车门防撞杆支架是用来固定防撞杆的。防撞杆强度的大小,影响着防撞杆在车门中的固定牢固程度。强度较大的防撞杆支架可以确保防撞杆在车门中固定牢固可靠,防止防撞杆在撞击中的松动和位置的偏移,提高了防撞杆对汽车的保护强度。目前,现有的技术是通过增加支架的厚度来使其强度增大,但这样也会造成安装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大了强度并且焊接方便的车门防撞杆支架。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防撞杆支架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车门防撞杆支架,包括贴合面和固定面,所述贴合面向下并呈阶梯过渡形成所述固定面,所述贴合面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焊点;所述固定面上设有与防撞杆固定的定位孔;所述固定面和所述贴合面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向上弯折的加强翻边,所述固定面和所述贴合面表面上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防撞杆支架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固定面和所述贴合面表面向上凸起,所述凸起与车门内板之间形成了可供电泳液通过的通道,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贴合面的一端向所述固定面延伸。
所述加强筋至少为三条。
两侧的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贴合面的一端向所述固定面延伸,中间的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贴合面一端向所述贴合面另一端延伸。
所述加强筋均匀设置在所述贴合面和所述固定面上。
所述焊点位于所述贴合面两侧边和所述加强筋之间,以及位于所述相邻的两条所述加强筋之间。
所述焊点均匀设置在所述贴合面上。
所述防撞杆支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防撞杆支架,包括贴合面和固定面,所述贴合面向下并呈阶梯过渡形成所述固定面,所述贴合面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焊点;所述固定面上设有与防撞杆固定的定位孔;所述固定面和所述贴合面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向上弯折的加强翻边,所述固定面和所述贴合面表面上设有加强筋。这样,所述防撞杆支架上设置加强翻边,对防撞杆支架起到抗压和支撑的作用,避免受力集中。而防撞杆支架的表面上设置加强筋,提高了防撞杆支架表面的强度。通过加强翻边和加强筋的共同配合使得防撞杆支架的整体强度提高,受力分布更加均匀。同时,通过加强筋的设置,将贴合面分为几个小平面,在每个小平面上设置焊点,将贴合面与车门焊接。这样,焊点均匀分布,焊接更加牢固,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同时,每个焊接点分布清晰明确,避免了贴合面面积过大,焊接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防撞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贴合面 2…固定面 3…焊点 4…定位孔 5…加强翻边6…加强筋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防撞杆支架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车门防撞杆支架,包括贴合面1和固定面2,所述贴合面1向下并呈阶梯过渡形成所述固定面2,所述贴合面1上设有与车门固定的焊点3;所述固定面2上设有与防撞杆固定的定位孔4;所述固定面2和所述贴合面1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向上弯折的加强翻边5,所述固定面2和所述贴合面1表面上设有加强筋6。防撞杆支架通过贴合面1上的焊点3与所述车门焊接固定,并且通过固定面2上的定位孔4将防撞杆固定在其上,这样,完成了防撞杆与车门之间的连接。防撞杆支架底面和车门内板相抵,防撞杆支架顶面和车门外板相抵。所述防撞杆支架上设置向上弯折的加强翻边5,加强翻边5与车门外板相抵,对防撞杆支架起到抗压和支撑的作用。而防撞杆支架的表面上设置加强筋6,提高了防撞杆支架表面的强度。通过加强翻边5和加强筋6的共同配合使得防撞杆支架的整体强度提高,受力分布更加均匀。同时,通过加强筋6的设置,将贴合面1分为几个小平面,在每个小平面上设置均匀分布焊点3,将贴合面1与车门焊接。这样,避免了贴合面1面积过大,焊接不方便的问题,同时,每个焊接点分布清晰明确,提高了焊接质量,提升了焊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92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车下车保护装置
- 下一篇:汽车门板内饰条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