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电磁微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1948.1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5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夫;李梦琪;宋永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流控 芯片 电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机械中微型流体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电磁微泵。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以微加工技术为基础,在芯片上构建复杂的微通道,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从而在其上能够实现常规生物或化学实验室的各种功能。微流控芯片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样品消耗少、响应速度快、易于集成等优点,使得微流控芯片在包括疾病诊断、药物筛选、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
微流控芯片内流体输运和流量控制是微流控的关键技术。在微流控芯片内受空间尺寸限制和微尺度效应影响,常规的流体驱动和控制方法直接应用于微流控芯片变得不可行。流体的控制通常要求能够调节流量的大小、改变流道的通断状态以及切换流体流动方向,微泵和微阀是考虑微通道内流动特点,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在微流控芯片内制作的微流体驱动和控制装置。
微泵的驱动方式包括:压电驱动、热驱动、静电驱动和形状记忆合金驱动。这些驱动方式的微泵或制作过程复杂,或操作过程繁琐,或响应速度慢。而气动微泵虽然响应速度快、易于大规模集成,但PDMS属于多孔材质,容易造成气体泄漏或污染,而且使用这种微阀的微流控芯片制作周期长、过程繁琐、所用仪器价格昂贵、对加工环境清洁度要求高,因此使用这种微阀的微流控芯片仅限于少数实验室研究应用,很难普遍推广。
微泵还可通过电磁驱动,通过外加磁场和磁体的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电磁场可以不依靠媒介而存在,因此电磁驱动可以用在比较大的空间范围。电磁驱动驱动器设置方便,调整驱动线圈的频率可方便地控制振动膜的频率和振幅,可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泵的流量,具有响应速度快、操作控制性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操作简单、响应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容易控制泵的流量的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电磁微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电磁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微泵包括微流控芯片、第一磁铁组、第二磁铁组和第三磁铁组;
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封接的盖板、弹性薄膜和基板;
所述盖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进流孔、磁铁安放孔Ⅰ、磁铁安放孔Ⅱ、磁铁安放孔Ⅲ和出流孔;所述进流孔、磁铁安放孔Ⅰ、磁铁安放孔Ⅱ、磁铁安放孔Ⅲ和出流孔均为通孔;
所述弹性薄膜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流孔同轴心的通孔Ⅰ和与所述出流孔同轴心的通孔Ⅱ;
所述基板上从左至右依次加工有第一微通道、第二微通道和第三微通道;所述第一微通道和所述第二微通道之间形成第一隔离壁;所述第二微通道和所述第三微通道之间形成第二隔离壁;所述第一微通道通过所述通孔Ⅰ和所述进流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隔离壁设置在所述磁铁安放孔Ⅰ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微通道设置在所述磁铁安放孔Ⅱ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隔离壁设置在所述磁铁安放孔Ⅲ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微通道通过所述通孔Ⅱ和所述出流孔与外界连通;
所述第一磁铁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磁铁Ⅰ和磁铁Ⅱ;所述磁铁Ⅰ设置在所述磁铁安放孔Ⅰ中,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薄膜上;所述磁铁Ⅱ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磁铁Ⅰ和所述磁铁Ⅱ一个为永磁铁,另一个为电磁铁;
所述第二磁铁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磁铁Ⅲ和磁铁Ⅳ;所述磁铁Ⅲ设置在所述磁铁安放孔Ⅱ中,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薄膜上;所述磁铁Ⅳ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磁铁Ⅲ和所述磁铁Ⅳ一个为永磁铁,另一个为电磁铁;
所述第三磁铁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磁铁Ⅴ和磁铁Ⅵ;所述磁铁Ⅴ设置在所述磁铁安放孔Ⅲ中,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薄膜上;所述磁铁Ⅵ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磁铁Ⅴ和所述磁铁Ⅵ一个为永磁铁,另一个为电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由PMMA材料制成。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有机玻璃,材料透明度优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机械强度,它的比重不到普通玻璃的一半,抗碎裂能力却高出几倍。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薄膜由PDMS材料制成。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与PMMA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且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由于PDMS薄膜的弹性模量仅为0.75MPa,因此使用PDMS制作泵的振动膜可以适当增加振动膜的厚度,一般情况下采用数百微米厚的PDMS厚膜不但可以满足强度方面的要求,而且可以产生更大的形变量;另外PDMS材料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封装以及粘贴驱动器时不易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磁铁Ⅰ、磁铁Ⅲ和磁铁Ⅴ为永磁铁;所述磁铁Ⅱ、磁铁Ⅳ和磁铁Ⅵ为电磁铁。永磁铁相对电磁铁形状比较规则,且易于和PDMS材料制成的弹性薄膜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1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笋剥壳机
- 下一篇:一种牛舍喷淋降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