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型材零件加工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71805.2 | 申请日: | 2014-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1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旭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型材 零件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零件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铝型材零件加工夹具的管路使用钢管和钢管接头相互连接,所有的管路都暴露在工装外表面,加工时装配非常困难,使用过程中也容易泄漏,污染切削液和环境,加工过程中容易缠绕加工下来的铝屑。现有铝型材零件加工夹具通常都是油缸横置,再连接压板压紧零件,整个夹具体积大,造成空间浪费,且只能放置六个零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型材零件加工夹具,该夹具可避免接头泄漏的风险,且压紧力大,一次装夹加工的零件数多。
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准底板、压紧机构和定位块;所述的基准底板与机床的螺杆固定,顶面设置有m排定位块,每排包括等距分布的n个定位块,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所有定位块均与基准底板固定;同一排相邻两个定位块之间均设置有压紧机构,且相邻两个定位块相对的两侧壁为形状对称的装夹面;
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动作油缸、压紧滑块座、压紧滑块和推拉角度斜块;所述的动作油缸设置在基准底板底部,活塞穿过基准底板,并与推拉角度斜块固定;所述推拉角度斜块的两侧壁对称,且与竖直面的夹角均为15~45°;所述推拉角度斜块的两侧分别与一个压紧滑块滑动连接;两个压紧滑块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压紧滑块座滑动连接;所述的两个压紧滑块座均固定在基准底板上。
所述的每个装夹面外侧边沿固定设置有弹簧销。
所述基准底板的顶面、定位块的侧面、压紧机构的侧面及弹簧销合围成装夹腔。
所述每个装夹腔的底部固定有间距设置的多个支撑销。
所述推拉角度斜块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每个凹槽的两侧均形成凸起;所述压紧滑块的内侧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面与竖直面的夹角等于推拉角度斜块的侧壁与竖直面的夹角;所述推拉角度斜块每一侧的两个凸起均与对应压紧滑块的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推拉角度斜块的两侧壁与压紧滑块的滑槽底面的间隙均为0.1~0.3mm,所述两个压紧滑块的两端面与对应压紧滑块座的内侧面的间隙均为0.1~0.3mm。
所述推拉角度斜块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压紧滑块座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的基准底板开设有沿竖直方向间距设置且不连通的压进活塞油路通道和推出活塞油路通道;所述的压进活塞油路通道和推出活塞油路通道均包括电磁阀油路和m条动作油缸油路;所述的电磁阀油路与m条动作油缸油路均贯通设置,一端开口于基准底板的一个侧面,开口处设置有堵头;所有动作油缸油路的一端均开口于基准底板的另一侧面,开口处设置有堵头;所述电磁阀油路的底部开设有电磁阀接孔,电磁阀接孔的底部开口于基准底板的底面;所述每条动作油缸油路的顶部均开设有n-1个动作油缸接孔,压进活塞油路通道的每个动作油缸接孔顶部分别与对应动作油缸的压进活塞油口连通,推出活塞油路通道的每个动作油缸接孔顶部分别与对应动作油缸的推出活塞油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深孔钻头加工油压管路,油压管路全部设置在基准底板内,避免了接头泄漏的风险,且在加工过程中提高了加工速度;整个管路钢性连接,工作压力可以达到40MPa以上;压紧机构结构紧凑,压紧力大,油缸缸径小,节约空间,在同样大小的工装上可以放置的零件数是现有铝型材零件加工夹具的两倍,减少了换刀时间,提高了机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夹加工零件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夹加工零件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机构的装配立体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机构各零件的立体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机构的装配剖视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准底板的侧视图;
图5-2为图5-1的A-A剖视图;
图5-3为图5-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旭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旭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1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