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6843.9 | 申请日: | 2014-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5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雪迎;丁楠;张艳青;贺燕铭;田安民;马童立;李红强;周启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F02B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废气 涡轮 增压 冷却系统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提高内燃机发动机功率、扭矩以及实现发动机轻量化、小型化以降低油耗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乘用车发动机上使用废气涡轮增加技术成为一种趋势。废气涡轮增压器利用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高温高压废气推动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高速旋转,带动同轴的压气机叶轮压缩进气空气,提高发动机进气的压强,提高进气量,从而提高功率、扭矩以及燃烧效率。
然而进入发动机进气管的废气温度高达900℃以上,由于涡轮叶片的耐温性能有限,限制了废气温度的进一步提升,而对发动机而言,高的废气温度意味着高的燃烧效率,为了保护涡轮叶片,不得不牺牲一部分热效率;另一方面,当发动机排气温度过高时,发动机控制系统会采取类似增加喷油量来加浓混合燃气的方式来降低涡轮温度,而这种措施显然增加了燃油消耗量,与发动机的节油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此外,通过燃油加浓来降低排气温度还有很多其他的危害,如加浓燃油会导致燃烧不充分,造成发动机的排放恶化;加浓燃油还会造成燃烧室以及气门部位积碳,引起燃烧室热点增多,使发动机早燃和爆震的倾向加大,不但增加了发动机的不稳定性,而且降低了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及汽车,能够解决现有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由于受涡轮增压器涡轮耐受温度的限制而降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其中,包括:
具有排气管的发动机;
具有涡轮叶片的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叶片位于所述排气管内;与所述排气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中央处理器;
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雾化器;其中,所述雾化器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用于向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喷雾冷却。
其中,所述排气管包括:被所述涡轮叶片分隔开的涡轮进气侧和涡轮排气侧;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涡轮进气侧连接;所述雾化器另一端与所述涡轮排气侧连通。
其中,所述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雾化器另一端与所述涡轮排气侧之间的加速风扇。
其中,所述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还包括:
位于所述加速风扇与所述涡轮排气侧之间的单向阀;所述雾化器的喷雾通过所述单向阀导入所述涡轮排气侧。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雾化器通过数据线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因为有了水雾的冷却作用,可以允许发动机的排气管温度进一步升高到最有利于发动机发挥热效率的温度而不必再受涡轮增压器涡轮叶片耐受温度的限制,从而大大提高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避免了通过采取燃油加浓来降低排气管温度的来保护涡轮叶片的措施,减少了污染排放和积碳的形成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在发动机排气管侧引入水雾冷却后极大降低了发动机排气管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涡轮进、排气侧的温差,提高了涡轮的驱动力最终提高涡轮的机械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通过水雾冷却可以使涡轮叶片的温度有大幅度降低,从而使涡轮叶片的耐高温限度极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涡轮叶片的材料等级、采用耐温限度低的材料来制造涡轮成为可能,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
11-进气管
12-排气管
121-涡轮进气侧
122-涡轮排气侧
21-涡轮叶片
22-叶轮叶片
3-温度传感器
4-中央处理器
5-雾化器
6-加速风扇
7-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68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比重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温合金复合垫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