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4929.8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4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增政;郑要权;张红霞;谌世森;王昭兴;丁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智能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中,电动汽车充电基本上分为恒流、恒压与浮充三个阶段,其中,浮充阶段为电池充电结束的保持状态。存在浮充阶段的原因是充电装置无法立刻停止充电,这样就导致了充电装置不必要的能量损耗。浮充阶段越长,充电装置中损耗的不必要能量越多。因此,理想情况是,在充电结束后进入浮充阶段之后,使充电装置尽可能早地结束充电,即,使浮充阶段尽可能地短,从而减小或避免浮充阶段在充电装置中所导致的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并且因为现在的充电基站或或者充电桩是稀缺资源,每辆汽车充电结束时应该尽快驶离充电基站或者是充电桩。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充电装置在充电结束后进入浮充阶段之后及时地自动关断充电装置并且能够及时将车驶离充电桩,从而减小或避免浮充阶段在充电装置中所导致的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所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
工作电压产生电路,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用于对充电装置的充电电流进行采样,并产生表征所采样的充电电流的工作电压;
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用于设置使得在电动汽车充电结束后进入浮充阶段之后自动关断所述充电装置的基准电压;
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用于将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设置的基准电压与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产生的工作电压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到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工作电压低于所述基准电压时,控制充电结束自动关断电路关断所述充电装置;
充电结束自动关断电路,其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关断所述充电装置;
充电结束警示电路,所述充电结束警示电路用于在所述比较结果表明所述工作电压低于所述基准电压时,通过警示装置向管理人员提供警示信息。
其中,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电路和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包括:
松耦合变压器,所述松耦合变压器初级绕组与所述充电装置耦合,其第一次级绕组与充电电流采样电路连接,以将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电流提供给所述充电电流采样电路,其第二次级绕组与基准电路连接,以将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提供给所述基准电路;
充电电流采样电路,所述充电电流采样电路用于产生表征所述充电电流的工作电压;
基准电路,所述基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产生所述基准电压。
其中,所述充电电流采样电路包括一个采样电阻。
其中,所述基准电路包括:
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输出电压进行整流;
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用于使整流后的电压形成为稳定电压;
分压器,所述分压器用于对所述稳定电压进行分压,以形成所述基准电压。
其中,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一个整流二极管,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一个稳压二极管。
其中,所述充电结束自动关断电路包括一个开关。
其中,所述电动汽车只能充电系统还包括:
无线发送电路,所述无线发送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并将所述比较结果发送到无线接收电路;
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比较结果,并将所述比较结果发送到所述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警示装置为报警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使充电装置在充电结束后进入浮充阶段之后及时地自动关断充电装置并且通过充电结束警示电路发出的警示能够及时将车驶离充电桩,从而减小或避免浮充阶段在充电装置中所导致的不必要的能量损耗,也能避免一辆车过多的占据充电桩,便于管理人员合理安排需要充电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所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4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充电的充电式3D眼镜
- 下一篇:隐藏开关按键的背夹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