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散体有碴道床循环加载捣固测试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9629.0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军;胡斌;迟毅林;周陶勇;陈利云;黄亚宇;王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 | 分类号: | G01N3/36;G01N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散体 道床 循环 加载 测试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散体有碴道床循环加载捣固测试试验台,特别涉及铁路散体有碴道床试验检测、捣固作业评估等场合,用于研究散体道床物理、力学特性,进行散体有碴道床循环加载试验及捣固测试分析试验的专用试验测试装备,属于铁道工程道床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散体有碴道床是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散体道床几何形变劣化的内在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散体道床的离散动力学特性决定了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是影响整个轨道结构承载能力及安全的重要因素,高速铁路散体道床尤其如此。由于道碴特殊的物理形态及复杂的作用机制,试验研究是进行道床离散动力学特性研究的重要手段。铁科院曾树谷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建立了低速有碴道床轨道结构的试验装置,通过静载、动载及重复荷载试验,研究新铺道床及稳定道床的荷载-变形特性。国外McDowell 等建立箱体测试试验模型。
随着铁路运量的提升及列车运行速度的大幅提升,对于散体道床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试验手段是进行散体道床研究最主要的手段。如果能够在铁路现场获取大量真实的、实时的实验数据,对于研究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帮助。但是由于环境变化因素及安全原因,在铁路运行现场进行试验并采集数据是非常困难的,在现场测试试验条件尤其困难,受自然环境因素、列车运行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严重,且现场试验精度无法保证。因此,实验室条件下的散体道床相关试验设备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散体有碴道床循环加载捣固测试试验台,用于实现散体有碴道床循环加载、散体道床捣固模拟试验及测试分析及道床密实度测量,以克服现有设备及方法不能满足散体道床室内试验需求、测试分析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室内散体有碴道床循环加载捣固测试试验台包括循环加载装置1、捣固装置2、移动加载小车3、加载液压系统4、有碴道床5、轨排6、道碴箱Ⅰ7、电源8、道碴箱Ⅱ9、地基及基坑系统10、道床检测系统11、系统减震装置12、小车行走轨道13;其中两条平行小车行走轨道13通过地脚螺栓14安装于地基及基坑系统10上,移动加载小车3安装于两条平行小车行走轨道13上;系统减震装置12安装于地基及基坑系统10底部,道碴箱Ⅰ7和道碴箱Ⅱ9并列放置于地基及基坑系统10内,且安装于系统减震装置12上方,系统减震装置12对道碴箱Ⅰ7和道碴箱Ⅱ9起支撑作用;加载液压系统4安装于移动加载小车3的顶部,循环加载装置1、捣固装置2安装于移动加载小车3上,有碴道床5铺设在道碴箱Ⅰ7和道碴箱Ⅱ9内,轨排6安装在有碴道床5上,道床检测系统11安装于道碴箱Ⅱ9与有碴道床5之间,电源8与循环加载装置1、捣固装置2、移动加载小车3、加载液压系统4连接,加载液压系统4与循环加载装置1连接。
所述地基及基坑系统10包括地脚螺栓14、地脚联接钢筋15、混凝土构件16、两层以上地基加固钢网17,其中地脚螺栓14成对设置在混凝土构件16中,每对地脚螺栓14之间通过地脚联接钢筋15连接,混凝土构件16上开有基坑,两层以上地基加固钢网17设置于混凝土构件16内,在地基加固钢网17间设置有地脚联接钢筋15,地基及基坑系统10通过混凝土整体浇注于外围建筑地基并与其连为一体。
地基表面承载强度不低于200MPa,基坑四周及地面均要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少于500mm的混凝土;其中基坑内预埋了减震结构安装所需的减震机构安装套盒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9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变频器冷却风机的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静态拉力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