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嵌式小功率电机软启动器的接触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4657.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3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卢华平;卢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基电气(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02 | 分类号: | H02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式小 功率 电机 启动器 接触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嵌式小功率电机软启动器的接触器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电机启动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起动器是一种集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国外称为Soft Starter;它的主要构成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晶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其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软起动器,控制其内部晶闸管的导通角,使电机输入电压从零以预设函数关系逐渐上升,直至起动结束,赋予电机全电压,即为软起动,在软起动过程中,电机起动转矩逐渐增加,转速也逐渐增加。
而现有的小功率电机软启动器中的晶闸管与金属导电片接触,而金属导电片直接伸出至壳体外部实现导通,这样在使用中极其不安全。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小功率电机软启动器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嵌式小功率电机软启动器的接触器结构,其采用联动的多个触点结构,且利用跷板组件实现通断电情况下的两种状态的变换,从而确保该启动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嵌式小功率电机软启动器的接触器结构,该接触器上包括若干个触头,而每个触头与对应晶闸管连接并形成直线型通路结构,所述任一个触头包括铜排及跷板组件,所述若干个触头的跷板组件下部均与同一个底座连接,从而形成一体联动式接触器结构。
进一步,所述铜排位于底座上,而跷板组件位于铜排上;所述跷板组件包括支架及导电跷板,所述导电跷板架设于支架上并利用通电后的吸附力实现导电跷板与铜排的连接,从而形成接触开关结构。
进一步,所述铜牌包括两个导电铜板,该两个导电铜板分别置于跷板组件两端并与位于导电跷板下方,一个导电铜板与晶闸管连接,另一个导电铜板伸出于软启动器壳体外侧形成通电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两个导电铜板可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底座为具有若干个开孔的一体式结构,该底座上的任一个开孔均与触头对应,而该开孔边相对两沿向上延伸形成导电机构的限位板,从而实现该底座与导电机构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联动式多个触点结构,且利用跷板组件实现通断电情况下的两种状态的变换,从而确保该启动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单个触电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所述安装于下壳体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所述安装在壳体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内嵌式小功率电机软启动器的接触器结构,该接触器4是上内嵌式小功率电机软启动器内部导通结构,该接触器4包括与晶闸管3对应的触头41,而每个触头41与对应晶闸管3连接并形成直线型通路结构,所述任一个触头41包括铜排411及跷板组件412,所述若干个触头41的跷板组件412下部均与同一个底座5连接,从而形成一体联动式接触器结构。
前述铜排411位于底座5上,而跷板组件412位于铜排上;所述跷板组件412包括支架400及导电跷板401,所述导电跷板401架设于支架400上并利用通电后的吸附力实现导电跷板401与铜排411的连接,从而形成接触开关结构;所述铜牌411包括两个导电铜板,该两个导电铜板分别置于跷板组件两端并与位于导电跷板下方,一个导电铜板402与晶闸管3连接,另一个导电铜板403伸出于软启动器壳体1外侧形成通电连接板。
前述底座5为具有若干个开孔的一体式结构,该底座上的任一个开孔均与触头对应,而该开孔边相对两沿向上延伸形成导电机构的限位板51,从而实现该底座与导电机构的连接。
前述接触器4上包括与晶闸管3对应的触头41,而每个触头41与对应晶闸管3连接并形成直线型通路结构,所述散热器2位于晶闸管3下方并与壳体1锁紧形成散热结构。
前述壳体1包括上、下壳体11、12,下壳体12的容置腔安装有散热器2、晶闸管3及接触器4,而上壳体11的容置腔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上壳体11扣设于下壳体12的开口处,且其四周通过竖直设置的螺钉锁紧,形成可拆卸式壳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基电气(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启基电气(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4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织机提布电机的闭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冲击的微型压电陶瓷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