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压溃的制动踏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2423.5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管立君;徐杰;祁洪娟;王纯;刘卫国;周大永;潘之杰;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康正德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压溃 制动 踏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踏板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压溃的制动踏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动踏板一般没有防压溃结构,无法解决碰撞过程中踏板的后移问题,此外,也有一些制动踏板具有防压溃结构,在碰撞过程中可以抵制踏板后移,但这种踏板开发周期长,所需费用高,无法得到广泛应用。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需费用低的能够防压溃的制动踏板结构,解决车辆碰撞过程中踏板后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压溃的制动踏板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解决车辆碰撞过程中踏板后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压溃的制动踏板结构,包括:
制动踏板摆臂,脚踏板,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U型结构,中间连接件,第二U型结构;
所述第一U型结构固定在转向管柱上;
所述第一U型结构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中间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U型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车头方向,固定在所述制动踏板摆臂上。
优选地,上述制动踏板结构中,所述第一U型结构的开口尺寸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外径相匹配。
优选地,上述制动踏板结构中,在所述制动踏板摆臂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二U型结构底部与所述制动踏板摆臂具有10-15mm的第一间隙。
优选地,上述制动踏板结构中,所述第二U型结构的两侧与所述制动踏板摆臂具有3-7mm的第二间隙。
优选地,上述制动踏板结构中,所述第一间隙为12mm,所述第二间隙为5mm。
优选地,上述制动踏板结构中,所述第二U型结构与所述脚踏板上表面竖直距离25cm。
优选地,上述制动踏板结构中,所述中间连接件为梁结构、板结构、或圆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至少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制动踏板摆臂上设置支架,支架中的第一U型结构固定在转向管柱上,支架中的第二U型结构固定在制动踏板摆臂上,并且第二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车头方向,保证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支架能够阻止制动踏板向后移动,解决了碰撞过程中制动踏板后移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U型结构的底部与制动踏板摆臂之间设置第一间隙,保证了当驾驶员松开脚踏板造成踏板回弹时,有足够的回弹空间,不会撞到第二U型结构上;在第二U型结构的两侧与制动踏板摆臂之间设置第二间隙,保证了踏板使用时不会由于左右的微小运动而撞击到第二U型结构。
3)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与制动踏板相互配合使用,达到了车辆碰撞时阻止踏板后移的目的,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便于应用;支架中第一U型结构的开口方向没有特定要求,可以根据实际安装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与生产,第一U型结构、第二U型结构同中间连接件的固定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也能够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能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便于生产研发。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第一U型结构101,中间连接件102,第二U型结构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压溃的制动踏板结构,包括:
制动踏板摆臂,脚踏板,支架;
支架包括:
第一U型结构101,中间连接件102,第二U型结构103;
第一U型结构101固定在转向管柱上;
第一U型结构101与中间连接件10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中间连接件102的第二端与第二U型结构103固定连接;
第二U型结构103的开口朝向车头方向,固定在所述制动踏板摆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24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踏板自动助力器
- 下一篇:一种双剪刀式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