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3857.9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1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裘年存;仇明;刘妙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02 | 分类号: | A61F2/02;A61N1/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携带 植入 无线电 刺激 装置 | ||
1.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包括上层(1)、下层(2)和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1)的一侧和下层(2)的一侧分别设有一圆形凹口,圆形凹口的凹口角度为180°~350°,上层(1)的边缘部分连接下层(2)的边缘部分并使两个圆形凹口的边缘对应连接,上层(1)与下层(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3)设在封闭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1)为具有外凸面的曲面网状长方形片体,所述的下层(2)为具有内凹面的曲面网状长方形片体;上层(1)的外凸面的边缘部分连接下层(2)的内凹面的边缘部分,圆形凹口设在曲面网状长方形片体的长边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2)的内凹面的圆形凹口处呈180°对称设有至少一组圆形底座(4),上层(1)与圆形底座(4)相对应处开设有槽口(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底座(4)的直径为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3)包括无线能量接收线圈(31)、脉冲发生器(32)和至少二个刺激电极片(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凹口的凹口角度为2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激电极片(33)为与圆形凹口的弧度角度相同的弧形结构,其直径为1~1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激电极片(33)的导电层的外缘连接上层(1)的槽口(5),刺激电极片(33)的绝缘层内嵌于下层(2)的圆形底 座(4)中。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凹口的开口方向的反向设有脉冲发生器(32),脉冲发生器(32)的延伸处设有无线能量接收线圈(31),无线能量接收线圈(31)通过电极导线连接脉冲发生器(32),刺激电极片(33)的电极导线沿圆形凹口的弧形边缘行至脉冲发生器(32)处并汇合成一条电极导线后连接脉冲发生器(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的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片还包括与植入式无线电刺激装置(3)共同使用的体外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38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