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7119.3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2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华;林振华;胡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H01R13/4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vi 连接器 端子 结构 | ||
1.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包括:三层以上、中、下层分布的第一端子组(100),每层第一端子组(100)包括若干并列分布的第一端子(1);
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的第一端子组(10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第一端子(1)形成支撑定位的第一绝缘定位座(3),该第一端子(1)与第一绝缘定位座(3)一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中与第一绝缘定位座(3)一体固定的位置处成型有卡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为一体式结构,其包括:一主体部(11)及成型于主体部(11)前端及后端的接触部(12)和引脚部(13);所述第一绝缘定位座(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绝缘定位座一体固定于主体部(11)与接触部(12)相接处,另一个第一绝缘定位座一体固定于主体部(11)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中的主体部(11)上成型有用于增加强度的加强肋(111);所述第一端子(1)中主体部(11)前端外侧成型有第一倒钩(112);所述主体部(11)与接触部(12)相接处的两侧及主体部(11)前端的两侧均分别形成有所述的卡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的接触部(12)中形成有一用于与外接插头中的插针对插的弹性包夹空间(1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的接触部(12)包括:成对成型于第一端子(1)的主体部(11)前端并相互交错的第一触臂(121)和第二触臂(122),第一触臂(121)和第二触臂(122)的中间部分均向外隆起,且第一触臂(121)和第二触臂(122)的前端均向外翘起,令第一触臂(121)和第二触臂(122)之间形成所述的弹性包夹空间(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中引脚部(13)的端部均连接在一料带(1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层以上下层分布的第二端子组(200),其中,位于上层的第二端子组与所述位于上层的第一端子组位于同一水平面;位于下层的第二端子组与所述位于下层的第一端子组位于同一水平面;每层所述第二端子组(200)包括若干并列分布的第二端子(2),且每层第二端子组(100)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第二端子(2)形成支撑定位的第二绝缘定位座(4),该第二端子(2)与第二绝缘定位座(4)一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端子(5),该第三端子(5)位于两个第二端子(2)之间,其包括:一主体部(51)、沿主体部(51)前端向下延伸成型的第一延伸部(52)、沿主体部(51)后端向下延伸成型的第二延伸部(53)、成对成型于第一延伸部(52)前端的接触片(54)以及成对成型于第一延伸部(52)前端的并位于接触片(54)外侧的插片(55)和成型于第二延伸部(53)端部两侧的插脚(56),其中,该主体部(51)、第一延伸部(52)、第二延伸部(54)中均设置有条形孔。
10.一种DVI连接器端子结构,其包括:三层以上、中、下层分布的第一端子组(100),每层第一端子组(100)包括若干并列分布的第一端子(1);
其特征在于:三层所述第一端子组(100)通过一第一绝缘座(3)形成支撑定位,其中,每层第一端子组(100)中的第一端子(1)均与与第一绝缘定位座(3)一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71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定位装置的储线环
- 下一篇:非接触充电模块、电子设备和非接触充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