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交通用挡风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3871.0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10075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通用 挡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交通用挡风屏。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由于高速列车运行时速高、列车轴重趋于轻量化,横风作用下的列车运行安全性日益凸显。在强侧风作用下,列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恶化,列车空气阻力、升力和横向力迅速增加,严重时将导致列车脱轨或倾覆。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分别在2005年12月和2006年9月发生过两起因大风导致的列车倾覆事件。2007年2月,我国新疆发生了大风吹翻11节列车车厢的重大事故。2013年,我国京沪高铁也因大风引起了车辆晚点、停运,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第178条规定:环境风速>30m/s时,严禁动车组列车进入风区。针对这一标准,我国的郑西高铁、甬温高铁、京沪高铁等多条线路规定,当风速不大于20米/秒时,动车组可正常运行;当风速在20米/秒~25米/秒时,动车组将限速200公里/小时运行;当风速在25米/秒~30米/秒时,动车组限速120公里/小时运行,当风速大于30米/秒,禁止动车组进入风区运行。
为了提高强风地区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运营通过能力,目前通常采用在铁路及公路线路旁设置挡风屏,以有效降低强侧风风速,减小作用在列车上的风荷载,提高列车的倾覆临界风速及行车安全性。如日本新干线高铁规定,铁路加装挡风墙后,车辆运行安全速度可以适当提高,如风速达到每秒25~30米,高速列车限速在160公里/小时;风速达到每秒30~35米(类似11、12级大风),列车限速在70公里/小时,而无须停运。
在铁路及公路线路两旁设置风挡装置虽然可以降低风速、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运营通过能力,但是设置风挡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风挡装置的挡风效率;(2)大风作用下风挡结构自身的稳定性;(3)由于在桥梁结构上增设了风挡,会改变桥梁结构的体形系数,导致作用在桥梁上的风荷载大幅增加,降低了桥梁结构的风振安全性。
目前,挡风屏均采用固化的结构,无法调节不同风速下作用在挡风屏上的风力,虽然挡风效率高,但风挡迎风面过大,作用在风挡装置上的风荷载过大。为确保强风作用下风挡装置不致破坏,则风挡装置需要做的很刚,但会导致风挡装置成本大幅上涨,同时安装、运输都不方便。如果挡风屏制作时设定的开孔率过大,虽然可以降低作用在风挡上的风荷载,但不能有效保障风挡装置的阻风效率,导致风速过高时对列车运行起不到安全保障作用。
因此,研究一种可以根据风速自动调节透风率的自适应挡风屏,实现横风作用下既可以降低风速确保车辆行车安全,又可以降低强风条件下作用在挡风屏和桥梁上的风荷载,确保挡风屏和桥梁结构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道路交通用挡风屏,结构简单、经济适用、挡风效果好,挡风板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速,在风压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作用下自动调整挡风屏透风率。在降低风速、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同时,确保风挡结构和桥梁结构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交通用挡风屏,包括框架,框架内装有至少一片通过转动控制挡风率的挡风板,挡风板两端设有用以挡风板转动的转动轴,框架上开设有枢接孔,转动轴与枢接孔匹配连接,挡风板通过转动轴在框架上转动,框架上还设有用以限制挡风板转动的转动限制构造。
优选地,转动限位构造为设于挡风板底部的配重质量块;或者转动限位构造为设于立柱上的限位卡销;或者转动限位构造为设于挡风板上的定位销以及设于立柱上的定位槽;转动限位构造为设于挡风板与立柱之间的复位弹性件;转动限位构造为设于挡风板和/或立柱上的磁性件。
优选地,转动限位构造沿弧线形布置。
优选地,挡风板两端的转动轴对称布置;转动轴的设置位置偏离挡风板的中线。
优选地,框架包括有至少两根立柱和/或至少一根横梁,挡风板安装在相邻两立柱之间,或者挡风板安装在相邻的立柱与横梁之间;或者框架包括有至少两根横梁,挡风板安装在相邻两横梁之间。
优选地,横梁固结相邻的两根立柱,横梁固结在立柱的端部和/或中部。
优选地,挡风板和/或立柱上设有用以控制挡风板开闭的控制设备。
优选地,立柱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矩形、T字形、工字型或者圆形。
优选地,立柱为直柱、弯曲柱或者折线形柱,或者立柱为直线段与曲线段组成的柱体。
优选地,立柱为横截面尺寸上小下大的变截面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3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