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壳组焊接的快速移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3261.2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8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耿文新;白洁;魏玉春;王洪臣;李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壳组 焊接 快速 移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涉及快速移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壳组焊接的快速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车体是车辆总装系统的基础及重要部件,其组合精度直接影响车辆的组装质量。
现有技术中,车体纵向移动是通过在平台上打螺孔移动位置,这种方法存在的很多问题:(1)移动繁琐;(2)费时费力;(3)定位不准确,严重影响车壳组焊的焊接精度;(4)适用范围窄。随着各种车型外形尺寸及安装位置发生变化,在车型多,批量小的情况下,各种车型的钢板组合角度及位置尺寸变化较大,各种支座定位、夹紧的位置需要经常做相应调整,原有机构调整困难,生产效率很低。原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各种车型的钢板组装焊接工艺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壳组焊接的快速移动机构,通过快速、便捷的调整移动滑座的位置,实现车体的装夹并准确定位,以适应各种车型车壳组焊的需要;同时可大大提高设备组焊的生产效率和焊接精度。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壳组焊接的快速移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导轨、联轴器、滑座、轴承、丝杠、丝母、支撑座和卡紧装置,所述减速电机与所述导轨固接,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丝杠 相连,所述滑座的底部中心与所述丝母固接,所述丝母与所述丝杠相啮合,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撑座固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导轨,所述滑座的上表面固接至少一个所述卡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单向推力球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丝杠两端支撑处均设有一铜套。
进一步地,还包括护罩,所述护罩位于所述导轨的上方。
进一步地,与所述丝杠一端相支撑的导轨的边缘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铜套外侧还设有一挡套。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装置包括立柱、连接板、至少一个螺杆和至少一个螺套,所述立柱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座上表面焊接,所述立柱的上部和中部均设有一个固定所述螺套的通孔,所述螺杆的外径与所述螺套的内径相适应。
工作时,通过起动减速电机旋转,经联轴器带动丝杠旋转,丝杠与丝母啮合,丝母固定在滑座上,丝母带动滑座沿导轨移动。丝杠一端装有支撑座,并装有单向推力球轴承,可承受单向轴向载荷并限制丝杠的轴向位移。丝杠的另一端支撑在导轨上,丝杠两端支撑处均安装有铜套,可以保证丝杠运转自如。为了保证滑座在导轨上平稳、自如移动,需要通过调整机构进行适当调整,通过转动顶紧螺钉、螺栓带动衬板、左右托板进行微调,用以保证滑座与导轨之间接触面完全贴合。滑座上安装有机械卡紧装置,该装置立柱上不同位置装有螺杆及螺母,通过转动螺杆可以调整卡紧点的位置,可以准确定位卡紧车 体。
有益效果:该机构空间设计紧凑,安装调整方便快捷,只需轻松按动开关即可移动滑座,滑座位置可随意调整,实现快速定位;通过转动立柱上的螺杆可进行微调。该结构通过简便的调整即可适应不同型号车体组合焊接的需要,从而满足柔性化生产的需要。
机械卡紧装置可以根据车体外形的变化实现不同角度位置的夹紧要求。该结构安装简便、实用,可靠性好,具备操作快捷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移动滑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移动滑座机构A-A′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移动滑座机构B-B′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卡紧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卡紧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
1-减速电机 2-护罩
3-滑座 4-挡板
5、5′、5″-托板 6-衬板
7-导轨 8-挡套
9、9′-铜套10-丝母
11-丝杠12-轴承
13、13′-螺母14-平健
15-联轴器 16-支撑座
17-止动垫圈 18-螺栓
19-顶紧螺钉 20、20′-螺杆
21-螺套 22-立柱
23-连接板 24-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与附图中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其限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3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