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封装结构的深度摄影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3207.8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3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凌伟;蔡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普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H04N5/225;G03B1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封装 结构 深度 摄影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深度摄影机,尤指一种具有光罩模块的深度摄影机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于电影中的人物通过手势凌空操纵计算机信息的场景,正是通过深度摄影机的应用而产生,不但如此,于现实生活中,通过深度摄影机的应用,人们可以直接通过身体的动作来参加游戏的进行,一步步实现愈加直觉化的人机互动情境。
而这样的人机互动场景,其技术除了后端的软件演算外,其最大的技术手段在于深度摄影机的运用;深度摄影机(Depth Camera)和一般摄影机最大的不同,在于一般摄影机是将真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影像储存成二维XY轴的平面画面,但是深度摄影机可以测量出每一个影像点和摄影机之间的Z轴距离,因此所储存的是三维的空间信息,藉由深度摄影机所感测到的三维影像信息,让使用者在不需要配戴任何感测组件的条件下,运用身体动作就可以进行计算机屏幕画面中对象的操作。
而目前深度摄影机测量每一个影像点距离的原理,最常见的方式利用Time of flight(TOF)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自摄影机的镜头打出光源后打中每一影像点反射回来的时间,再去计算摄影机的镜头与影像点的距离,经由量化后的数据以作为建立影像信息的依据。
而利用Time of flight(TOF)原理进行测距的重要因素便是在于光源的建立,现有利用TOF原理的深度摄影机结构中,设有可发射光源的光照结构,其上设有多个光源,通过该些多个光源以射出光线至被摄物体上,而为了确保各个光源的照射方向以直线方式进行,各光源在设计上会装设一光罩于其上,使其光源照射时产生单向直线外,亦可不受其它光源影响;然而,现有光罩的装配方式是利用一对一的装配进行,此种装配方式常常出现无法对准光源而产生误差性,使其光源的照射产生偏差,使深度摄影机所接收的反射光无法真实呈现被摄物体的位置,成了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封装结构的深度摄影机装置,将欲装设于光源上的光罩结构模块化,将模块化的光照结构通过定位方式进行组装,以使各光罩确实将光源容设于其中。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具有封装结构的深度摄影机装置,包括一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更包括一控制主板,于该控制主板上设有一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深度摄影机的功能运作,另于该控制主板上连接一基座,该基座与该控制主板形成电性导通,再于该基座上设有一镜头且与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另该控制模块连接且电性导通一光照模块,该光照模块更包括一基板,其上具有一穿孔,用以容设该镜头使其穿过该基板,该基板上设有多个发光单元且形成电性导通,受该控制单元控制,另光照模块更包括一光罩组,具有一固定板,于该固定板上设有多个光罩,各光罩底部具有开口,该光罩组用以组装于该基板上后,各光罩恰对应容设一发光单元于其内。
上述具有封装结构的深度摄影机装置,该固定板上更设有多个固定杆,另于该基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孔,该些固定杆恰对应插设于该些固定孔上,以固定该固定板与该基板的相对位置。
上述封装结构的深度摄影机装置,该发光单元为红外线或激光的任一种。
上述具有封装结构的深度摄影机装置,该镜头具有一连接端,该连接端上具有螺纹。
上述具有封装结构的深度摄影机装置,该基座上具有一贯穿该基座的连接孔,该连接孔内端面设有螺纹,用以与该镜头的连接端对应旋接。
上述具有封装结构的深度摄影机装置,更包括一壳体,用以容设该控制模块及光照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欲装设于光源上的光罩结构模块化,将模块化的光照结构通过定位方式进行组装,以使各光罩确实将光源容设于其中,致使让各光源发挥其效益,同时使光源更加均匀照射,使深度摄影机达到更佳效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完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俯视图。
符号说明:
控制模块1
控制主板11 控制单元12
基座13 连接孔131
螺纹132 镜头14
连接端141
光照模块2
基板21穿孔211
固定孔212 发光单元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普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普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3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供水系统
- 下一篇:用于地下变电站施工场景的视频图像采集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