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自卸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0983.2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0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文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李增发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的车厢。
背景技术
对于车厢结构,包括申请人在内的许多厂商都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以达到安全、稳定、多拉快跑的目的。
申请人曾以公告号CN201109447Y公开了一种半挂后翻自卸车底盘,将现有的平直式主架纵梁改进成鹅颈式,以降低承载货物的高度从而使车厢整体的质心下降,在同等路况下,左右晃动轻,大大减轻了对车身、悬挂系统以及轮胎的损害,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的规定,严格道路运输车辆改装管理,车厢进行较大的改装将不允许,因此车厢必须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现有备案车厢的基础上不能有较大的改型。
因此如何保证在现有车厢外观基本不变,尤其是车厢底板仍然保持为平板的基础上,如何降低车厢整体的质心,实现在同等路况下左右晃动轻,车厢使用寿命长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平板自卸车厢,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板自卸车厢,包括与厢体底板固结的辅架1,其末端与辅架1末端铰接的主架2,其中辅架1前端与末端的连线为直线;主架2由主架前部21、水平面低于主架前部的主架后部23以及连接主架前部与主架后部的主架过度部22组成,整体呈鹅颈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2包括贯通其前端和末端的两根主纵梁211外,在主架前部21的两根主纵梁211之间还设置1根以上以主架中轴线M对称分布的主纵加强梁222。由于厢体底板为平板式,因此与厢体底板固结的辅架的前端与末端的连线为直线,不能为鹅颈状,而主架整体呈鹅颈状,因此辅架前端与主架前端可以相互嵌套,辅架后端与主架后端为面接触,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车厢的质心,但由于牵引盘高度是一定的,因此只能通过缩小主架前部21的厚度的方式实现,但缩小厚度之后将引起强度的降低,因此设置1根以上以主架中轴线M对称分布的主纵加强梁222进行加强。
作为优选方案是所述主纵加强梁222的根数为2根。
所述主架后部23水平面低于主架前部水平面的落差H为8-12cm。基本与辅架的厚度相应。
所述主架前部21的局部主纵梁211与主纵加强梁222之间、主纵加强梁之间通过前上盖板223和前下盖板224固结在一起。这样在此处构成了一个箱体,类似于建筑上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主纵梁和主横梁相当于框架,上盖板和下盖板相当于剪力墙。这种结构不仅能载负更大的竖向载荷,而且能抵抗更大的水平载荷和扭曲力。从而在极端情况下如车身侧翻后,主架仍能不发生扭曲变形,将车身扶正后仍能正常行驶,降低了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还可以是,主架前部21的全部主纵梁211与主纵加强梁222之间、主纵加强梁之间通过前上盖板223和前下盖板224固结在一起。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载负更大的竖向载荷、更大的水平载荷和扭曲力。
另外,所述主架后部23靠近末端的局部的两根主纵梁221之间通过后上盖板233和后下盖板234固结在一起,原理和效果同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现有车厢基本外观尤其是车厢底板仍然保持为平板的基础上,降低车厢整体的质心,实现在同等路况下左右晃动轻,车厢使用寿命长的技术问题,解决了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架与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C-C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实施方式一
一种平板自卸车厢,包括与厢体底板固结的辅架1,其末端与辅架1末端铰接的主架2,其中辅架1前端与末端的连线为直线;主架2由主架前部21、水平面低于主架前部的主架后部23以及连接主架前部与主架后部的主架过度部22组成,整体呈鹅颈状;所述主架2包括贯通其前端和末端的两根主纵梁211外,在主架前部21的两根主纵梁211之间还设置2根以主架中轴线M对称分布的主纵加强梁222。主架后部23水平面低于主架前部水平面的落差H为10cm。主架前部21左端的2根主横梁范围内的主纵梁211与主纵加强梁222之间、主纵加强梁之间通过前上盖板223和前下盖板224固结在一起,主架前部21右端空出一个主横梁后的范围内的主纵梁211与主纵加强梁222之间、主纵加强梁之间通过前上盖板223和前下盖板224固结在一起。
实施方式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文,未经王东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0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引擎盖开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商用车前绞盘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