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效率提高的功率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8794.1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8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红;陈涛;田婷;王锋;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效率 提高 功率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集成功率放大器,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自适应的方法效率提高的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功率放大器是发射机前端最重要的器件,其性能的优劣影响着通信系统的线性度和功耗的优劣。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功率放大器本身具有很大的功耗,占到了系统功耗的60%以上,减小功率放大器的功耗对于延长系统使用时间、降低电源消耗、减小系统体积重量等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设计高效率的线性功率放大器成为目前功放设计的主要趋势。
目前,常用的提高效率的技术有EER(包络分离和恢复技术),LINC(异相调制)和Doherty技术等。EER技术的缺点在于用其去调制具有高峰均值比的信号比较困难,包络通道的调制效率达不到100%,降低了总体的效率,且它的调制精度和性能会随着时间和温度而变化。调制器的AM(幅度调制)、PM(相位调制)等因素将影响放大器的失真输出产物,会产生附加的高阶产物,线性度受到影响。LINC对两条路径上的增益和相位差异十分敏感,增益和相位的任何匹配误差都会导致失真信号的不完全消除,严重影响系统的线性度。增益和相位的匹配困难使得LINC至今仍很少应用。Doherty相对于前两种提升效率的技术而言,实现方式较为简单。但它的线性度较差,需要结合预失真、前馈等技术来提升其线性度,会使方案非常复杂,降低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最新的有提出采用非均匀的射极镇流电阻构成高效率的功率单元,但是由于非均匀的输入电阻导致输入特性发生变化,功率单元外接的匹配电路不能使每个晶体管发生最优的输出特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效率提高的功率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效率提高的功率放大器,包括内匹配网络和多组并联的功率单元,所述功率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通过阻值相同的镇流电阻接地,各组功率单元的基级和集电极分别共用一个基级偏置电路和一个集电极偏置电路,每组功率单元的镇流电阻阻值不同。
所述镇流电阻Rei(i=1,2,…N)的阻值满足Re1<Re2<…Re(N/2), 并且Rei=Re(N-i+1),其中N为功率单元的个数,N为自然数。
所述镇流电阻的最小阻值为使得晶体管达到热稳定的电阻值。
所述内匹配网络由长短不均匀的传输线构成。
上述电路还包括连接于输入端个内匹配网络之间的输入匹配网络和连接于输出端和功率单元的输出匹配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此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通过不同功率单元连接不同的镇流电阻实现自适应概念控制不同功率单元的开关,功率单元之间通过传输线就可以实现内匹配,使得每个功率单元从输入端看进去一致,晶体管性能得到最大发挥,提高功率附加效率,由于射极镇流电阻具有负反馈作用,有益于抑制三阶交调信号的发生,可以进一步提高线性度,该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功率放大器功效率的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功率放大器功率的电路的功率单元的内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8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