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5996.0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凤坚;梁睿;何艇;陈少华;周民;莫海燕;李志强;陈之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公司崇左供电局;广西鑫百纳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5322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巡检 机器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用机器人领域领域,应用于变电站巡检,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机构。
背景技术
变电站轨道巡检机器人系统是集机电一体化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导航及行为规划技术、机器人视觉技术、安防技术、稳定的无线传输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采用完全自主或遥控方式,代替巡检人员对变电站内室外一次设备的部分项目进行巡检,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电力设备存在的问题,为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创新型的技术检测手段,提高了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水平。
传统的变电站巡视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综合运用感官以及一些配套的检测仪器对变电设备进行以简单定性判断为主的检查。目前国内关于变电站巡视机器人研究主要以地面巡视机器人为主,地面巡检机器人是指移动由轮子驱动,在地面移动完成巡视的机器人,该种方式机器人导航主要依靠埋设地磁线、激光测距并配合RFID进行位置识别。机器人主要依靠自身携带蓄电池提供电源,需要定时进行充电。该方式机器人主要缺点在于机器人对路面平整度要求较高;机器人需充电才能运行,不能实现全天候监测;移动速度相对较慢;依靠地埋磁线进行导航,前期安装投入较大;移动范围不受限制,容易误碰带电设备;可靠性较低。当前移动机器人的行走机构有轮式、履带式或是轮履结合式等多种形式,它们移动灵活,越障能力强,但在既定轨道上行走和定位误差大,很难实现多目标定点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机构,解决目前电力系统中设备主要依靠人工巡视,部分市场已有巡视机器人定位精度低、移动范围不受限制、容易误碰带电设备、不能实现全天候监测等问题,实现在既定轨道上精确行走和定位等控制,工作时间稳定可靠,机器人移动稳定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机构,包括云台、箱体、轨道、滑线、集电器和转向架,所述转向架的纵梁上表面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安装有云台;所述箱体具有两侧挡板,每一侧挡板的内侧下部设有前后布置的两个稳定轮,所述稳定轮与轨道的两侧面滚动接触,并与转向架呈跨座形式在轨道上运行;所述轨道呈T型,其中凸出的一侧上表面设有刻度,在轨道的一侧面设有连接外接电源的滑线,所述集电器的一端在滑线上滑行,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上述结构采用滑线取电方式,可使移动机器人连续长时间工作,不受时间因素的制约,无需考虑电池充电以及电池的寿命问题,解决了移动机器人能量来源的问题,实现连续工作时间任意,稳定可靠,进而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检。采用单排轨道式方式,移动机构采用跨座方式,系统能够适应多种恶劣天气状况,同时具有移动速度快、定位准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特点,确保机器人移动的稳定性,防止机器人偏离轨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转向架包括轴承座、转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轮和行走轮,转向架上所述上纵梁的下部横向布置有两个转动轴,每一转动轴上套有两个相同轴承座,并对应固定所述上纵梁的下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连接转动轴的一外端,有两个驱动轮分别连接在该转动轴的左右两侧,另一转动轴的左右两侧连接两个行走轮,所述驱动轮和行走轮均与轨道滚动接触。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驱动电机通电后,其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行走轮转动,实现机器人的移动。转向架的设置不仅起到实现机器人移动的功能,而且对转向架上的机器人箱体和云台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上述结构转向架由驱动轮、行走轮及机器人箱体上的稳定轮,组成的移动机构重心稳定,在轨道上的运行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滑线通过滑线安装架固定在轨道的一侧,所述滑线由铜芯和绝缘护套组成,具有铜芯的一面朝下,所述集电器的一端与铜芯接触,另一端与电源连接。实现为机器人供电。
进一步地,在箱体后侧开有一扇后门,在后门的横梁上安装有两个散热风扇。采用上述结构,可对机器人箱体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防止机器人箱体内部的元器件过热而导致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下表面设有若干个轨道立柱。根据变电站的需要,由轨道长度确定采用多少个轨道立柱,起到固定支撑轨道的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公司崇左供电局;广西鑫百纳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电网公司崇左供电局;广西鑫百纳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5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变器控制器检测装置
- 下一篇:棚用抗持续强风平衡镜面定日反射聚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