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制动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0693.X | 申请日: | 2014-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叶飞;郑朋辉;陈杰;张海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51/18 | 分类号: | F16D5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蹄鼓式制动的后制动器结构。
背景技术
对称式具有领蹄和从蹄的蹄鼓式制动器在车辆上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一款制动器而言,摩擦蹄片的结构、形状、厚度等参数对制动的NVH及耐磨性有着较大的影响;现有的领从蹄式后鼓式制动器采用领蹄与从蹄摩擦材料厚度一样,表面采用等半径圆弧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蹄鼓式制动器包括有制动鼓101、制动蹄、摩擦片(104,105)、回位弹簧106、扳手107、拉索等结构,其中制动鼓同轮毂固定,并随车轮旋转,制动蹄通过制动器壳体固定于轮毂的非转动部,制动蹄设置于制动鼓的内部;制动蹄包括有领蹄102和从蹄103,领蹄和从蹄呈对称结构由转动轴活动固定于制动器的壳体上,在领蹄和从蹄上设置有回位弹簧,扳手一端同领蹄和从蹄的一端连接,扳手的另一端与拉索连接,扳手带动领蹄和从蹄向制动鼓的内表面方向运动;摩擦片固定于领蹄和从蹄的外表面上,在制动过程中,摩擦片同制动鼓的内表面接触。
现技术的制动器结构中,领蹄和从蹄采用对称式结构设计,领蹄和从蹄采用相同的摩擦材料厚度;此结构对于相关模具设计简单、易于制造加工、简化物料管理及质量控制,同时对于制动力无影响,所以采用较为广泛。
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领蹄与从蹄的受力不一样,领蹄受力大于从蹄的受力,故此领蹄的磨损和强度要求都高于从蹄的磨损和强度要求;如果领蹄和从蹄都按照最高的要求进行设计,则从蹄会出现强度过剩和摩擦材料利用率偏低,尤其当采用价值较高的摩擦材料时,这一点就尤为突出。
如图3所示,领从蹄鼓式制动器的摩擦片表面结构经常采用连续圆弧面设计与制动鼓配合;此种设计使摩擦片表面与制动鼓贴合紧密,有利于磨损。由于现有的制动鼓时效处理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失圆”现象,同时由于制动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力发生形变,也容易出现“失圆”现象,我们统称这种现象为鼓式制动器的“失圆效应”;该现象导致在某些特定的工况下制动会产生抖动、噪音等制动NVH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制动器结构改进,在保证制动器性能及舒适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后制动器结构,包括有制动鼓、制动器壳体、制动蹄、制动装置、回位弹簧;所述制动鼓同轮毂固定,并随车轮旋转;所述制动蹄通过所述制动器壳体固定于所述轮毂的非转动部,所述制动蹄设置于所述制动鼓的内部;所述制动蹄的外表面形状与所述制动鼓的内表面形状相配合;
所述制动蹄包括有领蹄、从蹄、固定于所述领蹄外表面上的第一摩擦片及固定于所述从蹄外表面上的第二摩擦片;所述领蹄和从蹄通过转动轴活动式固定于所述制动器壳体上;
所述领蹄和所述从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回位弹簧,并且在所述领蹄和所述从蹄的一端设置所述制动装置;
所述第一摩擦片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摩擦片的厚度。
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两端部的厚度大于其各自其它部分的厚度。
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凹槽。
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的外表面沿制动器的轴向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凹槽。
所述制动蹄相对于所述轮毂中心呈非对称结构。
所述领蹄和所述从蹄与所述制动装置相对一端设置有棘爪结构,用于调节制动蹄外表面与制动鼓内表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制动装置为气动装置、液压装置或手动装置。
所述手动装置包括有扳手及拉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非对称式的设计,在不影响制动力矩实现、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提升制动器领从蹄的使用寿命均衡性,有效降低从蹄摩擦材料的浪费;同时摩擦接触面通过采用非连续圆弧面的设计,有效的改善了鼓式制动器的“失圆效应”,极大的提升了制动系统的NVH性能。是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高舒适性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技术对称式领从蹄结构鼓式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技术对称式制动蹄组件示意图;
图3为现技术制动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鼓式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制动蹄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领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从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06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鼓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刮板冷凝器机封故障时的联轴器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