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发器以及车辆用空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87192.4 | 申请日: | 2014-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8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东山直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4F13/30;F24F1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王娟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以及 车辆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搭载在汽车上的蒸发器以及车辆用空调装置。
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将使用有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车辆的前方(图1以及图4的左侧)称为前,将其后方(图1以及图4的右侧)称为后,将车辆的上下方向(图1以及图4的上下)称为上下,将车辆的左右方向(从后方观察前方时的左右方向,图3的左右)称为左右。
背景技术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全部附图中对于同一部分以及同一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以往,作为车辆用空调装置而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地广泛使用了如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具有:合成树脂制外壳1,具有空气导入口1a以及空气送出口1b,并且在内部形成有使空气导入口1a和空气送出口连通的通风路2;温度调节部3,设在外壳1上且进行送入至通风路2内的空气的温度调节;配置在温度调节部3中的蒸发器4;和送风机5,从空气导入口1a通过而向外壳1的通风路2内送入空气,并且,将在温度调节部3中进行了温度调节的空气从空气送出口1b通过而向车室内吹出,温度调节部3具有:配置在外壳1内的蒸发器4的空气流动方向下游侧的加热器芯部7;和对从蒸发器4通过后输送至加热器芯部7的空气量以及从蒸发器4通过后绕过加热器芯部7的空气量之间的比例进行调节的空气混合调节风门8(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外壳1的左端部中的与蒸发器4相比前侧部分上设有空气导入口1a,送风机5在外壳1的左侧且与蒸发器4相比配置在前侧的部分上,并且,送风机5的空气吹出口5a与空气导入口1a连通,在外壳1内的通风路2中的与蒸发器4相比前侧部分上,设有将从空气导入口1a导入至通风路2内的空气向蒸发器4的前侧部分输送的引导部分6。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外壳1内的通风路2中的与蒸发器4相比下游侧设有空气加热部9以及绕过空气加热部9的迂回部11,温度调节部3的加热器芯部7配置在外壳1内的通风路2的空气加热部9中。空气混合调节风门8具有旋转轴部8a、和从旋转轴部8a向着蒸发器4侧延伸且以旋转轴部8a为中心旋转的遮挡部8b,遮挡部8b的开度能够在第1位置(参照图4的点划线)与第二位置(参照图4的实线)之间适当变更,其中,在第1位置,将从蒸发器4通过的全部空气向空气加热部9的加热器芯部7输送,在第2位置,将从蒸发器4通过的全部空气向迂回部11输送而将加热器芯部7绕过,由此,能够调节从加热器芯部7通过的空气的流量和绕过加热器芯部7的空气的流量之间的比例。
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具体说明,但作为蒸发器4而广泛地使用了如下的蒸发器,其具有:上下1对的集液箱12、13,以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沿上下方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具有下风侧集液部12a、13a以及配置在下风侧集液部12a、13a的上风侧的上风侧集液部12b、13b;和热交换芯部14,设在两集液箱12、13之间,且具有两端与两集液箱12、13的下风侧集液部12a、13a连通的多个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部15、以及两端与两集液箱12、13的上风侧集液部12b、13b连通的多个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部16,另一方面,在此在上侧集液箱12的下风侧集液部12a的一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入口,并且,在上侧集液箱12的上风侧集液部12b中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出口,在制冷剂入口上连接有制冷剂入口管17,并且,在制冷剂出口上连接有出口管18,在热交换芯部14的沿左右方向相邻的制冷剂流通管部15、16彼此之间,形成有前后两端开口的通风间隙。制冷剂入口管17以及出口管18将外壳1的壁贯穿而延伸到外部。因此,外壳1的通风路2的引导部分6将从空气导入口1a导入至通风路2内的空气,在蒸发器4的集液箱12、1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且从与制冷剂流通管部24、25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向热交换芯部14前侧输送。
但是,最近,以确保汽车车室内的空间的目的,要求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小型化。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为了避免空气混合调节风门8的遮挡部8b与蒸发器4的热交换芯部14之间的干涉,需要增大外壳1的前后两端间的距离d,从而难以谋求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小型化。
为了缩小专利文献1所述的外壳1的前后两端间的距离d来实现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小型化,有效的做法为缩短空气混合调节风门8的从旋转轴部8a到遮挡部8b前端的长度L1、或缩小通风路2的引导部分6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但是具有如下问题:在前者的情况下,不得不缩小空气加热部9以及迂回部11的上流侧端部的开口面积,从而导致空气在空气加热部9以及迂回部11流动时的空气侧通路阻力变大;在后者的情况下,导致空气在引导部分6流动时的空气侧通路阻力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未经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7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感应延时电磁节水阀
- 下一篇:在过程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位置变换器和阀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