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车辆支承组件及应用该种支承组件的牵引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0792.1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塞巴斯蒂安·亚历山大·修特;李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6 | 分类号: | B60B33/06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车辆 支承 组件 应用 牵引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车辆支承组件及应用该种支承组件的牵引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913057Y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具高度调整功能的旋转式轮组结构,其高度调节方式,是通过不同深度的卡齿相配以达到高度调节的目的。
又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358106A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高度可调节万向轮,其是通过设置于万向轮固定杆上的多个插孔分别与设置于管体的插孔通过插销配合连接以达到高度调节的目的。
然而,对于前者而言,首先卡齿的加工难度较高,且若要提高高度调节精度,则需多种不同深度的卡齿,则会进一步加大加工难度;至于后者,要提高调节精度,则需要纵向上相邻插孔间隙较小,且插孔越小,越利于提高精度;一方面插孔间隙越小,则固定杆的强度越低,另一方面,插孔越小,插销的受力能力越差;因此,上述高度调节方式都难以实现较高的调节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车辆支承组件,其具有较高的高度调节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业车辆支承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连接于车体大部的支承板、用于支撑所述支承板的支撑体组件、将所述支承板纵向可调高地连接于所述支撑体组件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承板的兼具高度调节螺纹和紧固孔的调节套、与所述调节套螺接的兼具高度调节螺纹和限位槽的调节柱、及能够穿过所述紧固孔而通过抵触所述限位槽侧壁以将所述调节柱和调节套在螺纹连接状态下紧固的紧固件,所述调节柱下端固连于所述支撑体组件。
上述设置,在调节支承板高度时,只需取出紧固件并旋转调节柱即可,因此,高度调节的幅度受调节柱的旋转角度及螺距控制,由于需通过紧固件与限位槽的配合实现调节柱与调节套之间的稳固连接,因此,上述旋转角度受限位槽和/或紧固孔数量的限制,而若采用过多限位槽或紧固孔的设置,则易破坏部件的物理性能,如受力能力等;因此,上述设置,对于高度调节精度的控制主要在于螺距的恰当设置,而螺纹加工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技术,因此,通过上述限位槽与紧固孔的配套设置结合螺距的配置,能有效提高支承板相对于支撑体组件的高度调节的精度;这种高度调节,在支承板高度本身符合使用者期望值时,其实质则是改善支撑体组件与其下方地面之间的接触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紧固孔的轴线与所述调节套的轴线相交;所述限位槽具有两个且所跨角度为180度。
上述设置,由于限位槽的数量较少不至于损害调节柱的物理性能,且两个限位槽的设置,若紧固孔只有一个,使得调节柱每旋转180度即可形成一个高度调节单位,从而进一步提高调节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紧固孔具有两个,且两个紧固孔的轴线相垂直。
上述设置,使得调节柱每旋转90度即可形成一个高度调节单位,从而再次进一步提高了调节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调节柱上部具有棱柱体。
棱柱体的设置,方便使用扳手等工具旋转调节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紧固孔为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便于稳固紧固孔与紧固件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调节柱下端设有固定螺孔;所述支撑体组件通过固定螺钉与所述固孔螺孔的螺纹配合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调节柱外壁的螺纹旋向与所述固定螺孔的螺纹旋向相反。
在支撑体组件与地面接触不够紧密,需降低支撑体组件以进一步与地面紧密接触时,为避免支撑体组件与调节柱之间的连接强度因高度调节而减弱,设置调节柱外壁的螺纹旋向与固定螺孔的螺纹旋向相反,且调节柱在向下调节的过程中,支撑体组件由于受地面摩擦力及调节柱的影响,若设置调节柱外壁的螺纹旋向与固定螺孔的螺纹旋向一致,则可能会使支撑体组件与调节柱之间产生相对角位移,从而导致支撑体组件与调节柱之间的松驰,而调节柱外壁的螺纹旋向与固定螺孔的螺纹旋向相反的设置,则在调节柱在向下调节的过程中具有进一步加强支撑体组件与调节柱之间连接强度的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支撑体组件包括轮架及设于所述轮架的转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车,它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承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0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