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离合式出料、清料的密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0386.5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7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孔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利拿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6;B29B7/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离合 式出料 密炼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炼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离合式出料、清料的密炼机。
背景技术
化工、橡塑制品的生产一般是通过多种化工原料(例如:EVA、PE、PVC、TPV 发泡剂、交联剂、色母粒、碳纤维、碳纳米管、橡塑共混等其他化工原料)混合后形成的胶状、粉状的合成材料。而密炼机即是一种能将多种化工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加工成混合胶状物的机械设备。传统的密炼机的混炼槽体内的转子在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工作时,转子的内侧是极其容易粘料和卡料的,而且由于转子设置在混炼槽体内,转子内侧粘住或者卡住的胶料难以清除,操作人员进行清理时会存在安全隐患,亦导致出料非常麻烦;有些密封结构的混炼槽体甚至无法对转子进行清除,长时间工作后,转子的粘料卡料越来越多,转子的转动效果和搅拌效果均会变差,即造成对原料的密炼效果变差,同时会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出料方便,清料容易的离合式出料、清料密炼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离合式出料、清料的密炼机,包括机架,机架安装有混炼槽和转子,转子位于混炼槽内,混炼槽的上方设置有上顶栓,上顶栓的顶部连接有Z轴驱动机构,所述混炼槽的侧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混炼槽移动的X轴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X轴驱动机构为动力缸,动力缸的活塞杆与混炼槽的侧端连接。
其中,所述动力缸为气压缸或者液压缸。
其中,所述上顶栓的顶端面设置成弧形斜坡。
其中,所述弧形斜坡的弧度为π/2-2π/3。
其中,所述Z轴驱动机构连接有升降辊,升降辊的底部设置有底盘,底盘嵌入上顶栓内并通过沉孔螺丝连接;上顶栓设置有盖设于弧形斜坡和沉孔螺丝的橡胶垫。
其中,所述混炼槽的截面呈“ω”形。
其中,所述转子有两个,两个转子分别设置于“ω”形混炼槽内的两侧;其中,左侧设置的转子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右侧设置的转子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离合式出料、清料的密炼机,工作时,Z轴驱动机构驱动上顶栓下压,转子在混炼槽内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工作完毕之后,启动X轴驱动机构驱动混炼槽进行X轴方向移动,直至位于混炼槽内的转子完全露出,X轴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此时,首先,工作人员将混炼槽内搅拌混炼好的胶料取出,由于整个混炼槽移动之后,空间变大,出料非常方便;其次,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空间对转子上粘料、卡料进行清理,实现对转子进行无死角清料,清料非常方便;当出料、清料完毕之后,再次启动X轴驱动机构驱动混炼槽移动复位,等待进行下一手配方原料的混合搅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离合式出料、清料的密炼机,通过X轴驱动机构驱动混炼槽离合式移动,一方面使得混炼槽与转子分离,可方便取出混炼槽内的胶料;另一方面转子完全外露,即附着于转子上的胶料完全外露,可方便对转子进行无死角清理,实现出料方便,清料容易,还可提高转子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机架后的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顶栓的侧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机架 20—混炼槽 30—转子
40—上顶栓 41—弧形斜坡 42—橡胶垫
50—Z轴驱动机构 51—升降辊 52—底盘
53—沉孔螺丝 60—动力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利拿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利拿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0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