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4438.8 | 申请日: | 201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力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力芝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滴管 | ||
1.一种输液滴管,设有透明的滴管体(1),滴管体(1)为圆锥体或葫芦体结构,滴管体(1)设有长度为滴管体(1)高度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通孔状的中央管(3),中央管(3)顶部封闭,管壁上部开有第一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体(1)的下端连接有下座(2),下座(2)上部连接中央管(3),下座(2)的内部设有与中央管(3)连通的止液腔(4),下座(2)的下端连接有与止液腔(4)连通的出液管(5),所述止液腔(4)内设有止液膜(6),所述中央管(3)下部相对的两侧上开有第二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2)由圆盘形状的上盖(9)和下盖(10)组成,上盖(9)和下盖(10)对扣密封连接后其内部形成止液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液腔(4)为圆片状空腔,高度为0.6-0.7mm,面积大于滴管体(1)下端面积,所述止液膜(6)将止液腔(4)分隔为上部分腔体和下部分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液膜(6)采用5-8um的聚醚砜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9)的上端面形状为圆形向下凹的上盖内凹(11),上盖内凹(11)的周缘向上延伸形成围边(12),滴管体(1)的下端部套置在围边(12)的外壁;所述中央管(3)经上盖内凹(11)的小孔(13)与止液腔(4)的上部分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9)的下端面形状为中间部分向下突出的圆形凸块(14),圆形凸块(14)的表面设有4-9条均匀分布的、沿径向向外辐射的第一脊条,止液腔(4)的上部分腔体为圆形凸块(14)与止液膜(6)上面之间的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0)的上端面形状为向下内凹的下盖内凹(15),下盖内凹(15)的内表面上设有4-9条均匀分布的、沿径向向外辐射的第二脊条(16),所述出液管(5)与下盖内凹(15)内的下部分腔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7)设在中央管(4)自顶部向下1mm处至滴管高度二分之一处之间,所述第二孔(8)为圆孔,设在中央管(4)底部向上0.5mm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体(1)的上部直径为14-16mm,下部直径为18-20mm,高度为45-60mm,下座(2)的直径为20-23mm,中央管(3)的高度为31-35mm,内径为2.5-2.8mm,所述第一孔(8)为二或三个长槽,长槽的长度尺寸与中央管(3)的轴线方向一致,均匀分布在中央管(3)的管壁上,长槽长度为5-20mm,宽度为0.4-0.8mm,所述第二孔(8)的孔径为0.6-0.8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体(1)的上部直径为15.5mm,下部直径为20mm,高度为50mm,所述中央管(3)的高度为33mm,内径为2.5mm,所述长槽有三个,长槽长度为5mm,宽度为0.8mm,第二孔(8)的孔径为0.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力芝,未经姚力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44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质酸水解罐加热装置
- 下一篇:新型翻盖结构的搅拌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