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53899.3 | 申请日: | 2014-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6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谭伟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高德升降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1/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林传贵 |
| 地址: | 21541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同步 升降机 输油 油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尤其是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多缸同步升降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多个油缸不同步的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a、各个油缸外载荷的偏差,导致各个油缸的阻力不同导致不平衡,其中阻力小的油缸位移量就会大一些;b、各个油缸内部摩擦力的不同,如每个油缸的活塞与油缸之间,活塞杆与密封件之间的摩擦的偏差,导致油缸不同步;c、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上液压油的供油油压不同,导致油缸出现不同步;d、油缸使用时间过长后出现活塞与油缸之间内泄漏,导致油缸不同步。
针对上述的因各个油缸本身的内外受力偏差所导致的油缸不同步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多个油缸的机械刚性同步结构进行解决,当油缸出现不同步现象时靠相互间较强的刚性连接来实现同步。而针对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上液压油的供油油压不同导致的油缸不同步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增加在主输油管路上增加一个同步板来解决。供油泵的液压油压入主输油管路后推动同步板运动,同步板则将压力同时传递给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中的液压油,使各个油缸同步运动。但是,由于输油管路在同步板前方的位置分布不同,同步板运动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中的油压依然存在差别,从而导致各个油缸无法精确同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中,使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中的油压更均衡的输油油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用于多缸同步升降机中,所述多缸同步升降机包括多个同步升降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油路结构包括主输油管、储油管和多个分油管;所述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孔板,所述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通孔;所述主输油管连通供油泵与所述储油管的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的分油管与多个所述的液压缸一一对应连接,各个所述的分油管分别与所述储油管的第二腔体相连通。
其中,所述储油管与所述主输油管同轴连接;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分油管的管径。
更佳地,多个所述的分油管以所述储油管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的分油管的长度均相同。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孔板上的通孔孔径一致,且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与所述通孔孔径的比为1.1~1.25:1。
供油泵经主输油管压入储油管第一腔体的压力油,通过孔板后,经孔板的整流作用,进入储油管第二腔体的液压油在各处的压力变得更加均衡,因此,液压油进入各个分油管的压力也更加一致,确保各个油缸的同步。长度相同和对称设置的分油管,则确保相对称位置的分油管中压力油所受的管路阻力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用于多缸同步升降机中,所述多缸同步升降机包括多个同步升降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油路结构包括主输油管、一级储油管、连接在所述一级储油管上的多个副输油管、与所述多个副输油管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二级储油管和连接在每个所述二级储油管上的多个分油管;所述一级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一级孔板,所述一级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级通孔;所述主输油管连通供油泵与所述一级储油管的第一腔体;各个所述二级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的二级孔板,所述二级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的二级通孔;各个所述副输油管连通所述一级储油管的第二腔体和对应的二级储油管的第三腔体;各个所述的分油管分别将一个液压缸和所述二级储油管的第四腔体相连通。
其中,所述一级储油管与所述主输油管同轴连接;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副输油管的管径,所述副输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分油管的管径。
较佳地,多个所述的副输油管以所述一级储油管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
更佳地,连接在每个所述二级储油管的分油管的数量为偶数,偶数个分油管以所述二级储油管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的分油管的长度均相同。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孔板上的一级通孔的孔径一致,且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与所述一级通孔的孔径的比为1.1~1.25:1;所述二级孔板上的二级通孔的孔径一致,且所述副输油管的管径与所述二级通孔的孔径的比为1.1~1.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高德升降机有限公司,未经太仓高德升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3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箍型便卸式鼓型节点构件吊装夹具
- 下一篇:电梯梯号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