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4345.7 | 申请日: | 2014-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雷娟;洪亮;刘钊;王兆辉;唐来明;马童立;田安民;李红强;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器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活塞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推动摩擦片结合,传递动力,活塞液压腔压力增大时压缩摩擦部件结合,传递动力,在液压腔压力减小时,应使摩擦部件顺利分离,切断动力,活塞回到初始位置。
变速器离合器在随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液压腔内液压油产生离心力,特别如空挡时,可能造成活塞向摩擦片压紧结合方向移动,造成摩擦片受力打滑,处于半离合状态,造成磨损、烧蚀等破坏,影响离合器性能,不宜于驾驶安全等。
膜片弹簧是目前常用的回位弹性部件,其结构整体呈锥形,由分离指和碟簧两部分组成,膜片弹簧分离指舌尖与活塞直接接触相对运动时,分离指舌尖易磨损,容易造成受力不均匀等,对离合器性能影响较大,现有的技术一般是在膜片弹簧分离指部分改变受力接触部分的结构,但这种在膜片弹簧本身改变结构的方式加工较难,成本高。
随着汽车轻量化需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变速器的结构要求也越来越紧凑,离合器作为变速器的关键部件,充分利用离合器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组件的配合关系,对于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有突出效果,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自动离合器液压腔内液压油产生离心力造成活塞移动、摩擦片受力打滑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包括保持架内滑动设置的活塞本体,所述保持架内部延伸出一环形腔体,所述活塞本体、所述环形腔体和所述保持架组成第一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向所述活塞本体施加朝第一方向移动的压力,所述离合器还包括:
补偿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腔外,所述补偿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本体和所述保持架抵接,所述补偿结构与活塞本体、所述保持架形成一用于补偿所述活塞本体受到的液压油离心力的补偿液压腔,所述补偿液压腔相对于所述第一液压腔位于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置;
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补偿液压腔内,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补偿结构和所述活塞本体上。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离合器中,所述活塞本体包括一段用于在所述弹性部件受力时与所述弹性部件配合的配合结构,所述弹性部件一端抵靠在所述配合结构上。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离合器中,所述离合器还包括:
摩擦片,其一端设置有一缓冲弹簧;
推压部,设置于所述活塞本体的一端,所述推压部可抵住所述缓冲弹簧;
所述第一液压腔内液体对所述活塞本体形成一受压面,所述受压面的外径小于所述推压部的外径。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离合器中,所述补偿结构与所述活塞本体连接处安装有一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活塞本体固结。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离合器中,所述补偿结构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元件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离合器中,所述补偿结构通过卡环与所述保持架的内壁卡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离合器中,所述活塞本体包括一与所述环形腔体接触的圆筒部和一与所述保持架接触的支撑部。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离合器中,所述弹性部件为膜片弹簧,所述配合结构与膜片弹簧分离指接触。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离合器中,所述环形腔体与所述活塞本体之间、所述活塞本体和所述保持架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设计有与活塞本体配合作用的补偿结构,补偿结构与活塞本体构成补偿液压腔,抵消液压油离心力对活塞的作用力,避免活塞的不正常受力,提高离合器性能和行驶安全性;同时减少复杂零部件数量,降低加工工艺,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活塞强度,增强密封性能,满足组件多方位的功能和配合需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4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控制碟式刹车器
- 下一篇:一种卡接轴承的轴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