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8236.6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霞;曾令全;李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量 发动机 可变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气歧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为了兼顾发动机中低转速及高转速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多的进气歧管采用可变气道长度的结构。
大多数可变气道长度的进气歧管都采用阀片式(或称翻板式)的切换机构,阀片式的切换机构不同程度的存在气流阻力大、气流不稳定、异响等问题,阻碍了进气歧管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国内也有少数的采用滚筒式的切换机构,但是市场上的滚筒式切换机构存在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较高、气道布置局限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保证可变气道长度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发动机的最高扭矩,提高最大输出功率、避免异响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的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的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包括歧管气道和执行器,所述歧管气道与稳压腔和燃油导轨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歧管气道包括可相互切换的长气道和短气道,所述长气道与所述短气道之间通过滚筒式切换机构切换连通,所述真空腔与所述歧管气道中后部连通处设置有收口,所述滚筒式切换机构旋转设置于所述收口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还可以是:
所述滚筒式切换机构包括滚筒体和位于所述滚筒体中部的旋转轴,所述滚筒体横向排列设置有至少两个通流孔,所述通流孔径向穿过所述滚筒体形成通流通道,所述通流孔尺寸和形状和与其对接的短气道的入口尺寸和形状对应。
所述滚筒体上横向排列设置有四个通流孔。
所述各通流孔截面均有差异。
所述滚筒体内挖设至少两个挖空结构,所述滚筒体壁厚一致。
所述滚筒体外壁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滚筒体外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垫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歧管气道下方设置有碳罐电磁阀安装座,所述碳罐电磁阀安装座上均设有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下方设有防止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碳罐电磁阀安装座碰撞损坏的防碰撞弧形挡块。
所述执行器设置有执行器拉杆,所述执行器拉杆与所述滚筒式切换机构的驱动柄连接,所述执行器上盖设置有向内凹的凹陷。
所述滚筒式切换机构的驱动柄上环设有至少两个防粘连金属嵌件。
本实用新型的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包括歧管气道和执行器,所述歧管气道与稳压腔和燃油导轨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歧管气道包括可相互切换的长气道和短气道,所述长气道与所述短气道之间通过滚筒式切换机构切换连通,所述真空腔与所述歧管气道中后部连通处设置有收口,所述滚筒式切换机构旋转设置于所述收口位置处。这样,真空腔充分利用气道间以及喷油嘴间的间隙空间,尽可能增大容积;同时在局限的空间下无需采用外置真空腔,有效保证紧凑性要求;而且保证了可变气道长度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采用滚筒式切换机构,结构简单,零件少,降低实效防线,降低售后成本,同时可以避免阀片式切换机构出现的“嗒嗒嗒”的异响,同时使得发动机最高扭矩提高约6%,最大功率也略有提高,而且明显提升了发动机中低速转速的扭矩。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实施例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切换至长气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切换至短气道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实施例真空腔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滚筒式切换机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滚筒式切换机构主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滚筒式切换机构侧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密封垫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执行器上盖示意图。
图号说明
1…歧管气道 2…执行器 3…执行器拉杆
4…真空腔 5…收口 6…滚筒体
7…旋转轴 8…通流孔 9…密封垫
10…安装槽 11…安装座 12…安装支架
13…防碰撞弧形挡块 14…执行器上盖 15…凹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8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支连体蜡烛台的电子摇摆蜡烛
- 下一篇:汽车LED红外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