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驾驶室部件的工装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4989.X | 申请日: | 2014-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68 | 分类号: | B65D85/68;B65D6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部件 工装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工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驾驶室部件的工装总成。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发展工业中,特别是在国际汽车贸易中,将汽车零部件以散装组件(KD)方式进行进出口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如整车出口国的汽车公司把成品予以拆散,然后以半成品或零部件的方式出口,再由进口厂商在所在国以自行装配方式完成整车成品并进行销售,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节省运费,而且能够利用进口国低廉的劳动力,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国际贸易中。但是在这种贸易方式中,对汽车散件进行工装发运成为其中的一个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汽车散件工装总成普遍存在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散件装配空间布局不合理以及散件装配过程复杂、在海外发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零件散落等严重缺陷,尤其是针对驾驶室前、后悬置部件的工装中,这种问题更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创新的提出一种针对驾驶室部件的工装总成,通过以低成本焊接工艺组合驾驶室后悬置部件工装单元、驾驶室前悬置部件工装单元和板簧与传动轴工装单元三大部分,为驾驶室复杂零部件即驾驶室前、后悬置件、板簧、传动轴、排气管以及驾驶室下前横梁等散件提供了一种集成度高、实用化强的包装机构,大大节约了驾驶室零部件的集装空间,降低了运输成本低,同时提高了对各散件运输的保护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驾驶室部件的工装总成,包括自上而下的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驾驶室后悬置部件工装单元1、驾驶室前悬置部件工装单元2和板簧与传动轴工装单元3,所述驾驶室后悬置部件工装单元1中设置有驾驶室后悬置件的限位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驾驶室前悬置部件工装单元2中设置有驾驶室前悬置件的限位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板簧与传动轴工装单元3中设置有板簧和传动轴的支撑机构。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总成,其中所述驾驶室后悬置部件工装单元1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和四根支撑立柱1-5,所述上支撑架具有矩形结构,四根支撑立柱1-5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架的四个角部,所述下支撑架具有矩形结构,所述下支撑架的四个角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四根支撑立柱1-5的侧部,且所述下支撑架位于所述上支撑架的下方并于其间形成工装空间。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总成,其中在所述上支撑架上设置有后悬置件限位槽1-4和水箱固定板1-3,在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的工装空间外周设置有护栏机构,在所述支撑立柱1-5的底端设置开有连接孔1-11的连接底板1-10。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总成,其中所述上支撑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上支撑纵梁1-1和若干以垂直方式连接于两根上支撑纵梁1-1之间的上支撑横梁1-2,所述上支撑纵梁1-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所述后悬置件限位槽1-4,所述上支撑横梁1-2向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水箱固定板1-3,所述下支撑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下支撑纵梁1-6和若干以垂直方式连接于两根下支撑纵梁1-6之间的下支撑横梁1-7,所述下支撑架与所述连接底板1-10间具有预定距离,所述护栏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柱1-5上的纵向护板1-8和横向护板1-9。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总成,其中所述后悬置件限位槽1-4包括有若干个且设置于一根所述上支撑纵梁1-1上,且各后悬置件限位槽1-4在上支撑纵梁1-1上的设置位置与各上支撑横梁1-2沿纵向在上支撑纵梁1-1上的连接位置相对应,在每根所述上支撑横梁1-2的中部向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水箱固定板1-3,所述纵向护板1-8和横向护板1-9各包括有两个,每个护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支撑立柱1-5上。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总成,其中所述驾驶室前悬置部件工装单元2包括矩形框和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上的前悬置件限位槽,在所述矩形框的角部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2-6,所述连接孔2-6与支撑立柱底端连接底板上的连接孔1-11相对应,所述矩形框和所述下支撑架之间形成驾驶室前悬置件的工装空间。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总成,其中所述矩形框由两根支撑纵梁2-1和两根支撑横梁2-2围绕构成,所述前悬置件限位槽包括前悬置件第一限位槽2-3、前悬置件第二限位槽2-4和前悬置件第三限位槽2-5,所述前悬置件第一限位槽2-3和前悬置件第三限位槽2-5设置于所述支撑纵梁2-1的上表面,所述前悬置件第二限位槽2-4设置于所述支撑纵梁2-1的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4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