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解管的列车供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7796.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6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冬祥 |
主分类号: | B61C17/02 | 分类号: | B61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2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车厢的供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解管的列车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列车车厢内的供水系统为车厢内人员提供水,因为用水随机无法统计,所以无法得知水箱余量。每次进站安排给水人员统一为水箱补给,并统一由给水人员截断水源,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拖长灌水时间以确保水箱满水,从而造成水浪费。一趟行程下来,需多次向水箱供水,而一列火车有多个水箱,容易造成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具有节水效果的列车供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解管的列车供水装置,包括水箱及至少一根进水管,该水箱顶部设置一止溢阀,该水箱通过该止溢阀连通外界;该进水管一端与该水箱连通,其另一端的内径渐减呈锥状,至其管口处内径最小。
进一步,该止溢阀为筒状,其下端连通水箱,其上端连通外界;该止溢阀内设有下挡片、上挡片、球托和浮球,该下挡片和上挡片横设于该止溢阀内,该下挡片为交错结构,该上挡片为中部一孔眼状结构,该浮球置于该上挡片和下挡片之间,且密度小于水,直径大于该上挡片孔眼的孔径。
更进一步,该止溢阀还包括球托,该球托为碗状,其底部与该下挡片固定连接,该浮球置于其上。
进一步,该止溢阀为筒状,其侧壁与该水箱的顶部连接,其内部与该水箱连通;该止溢阀内设有下挡片、上挡片和浮球,该下挡片和上挡片横设于该止溢阀内,该止溢阀的中部以下沉入水箱内;该下挡片为交错结构,该上挡片为中部一孔眼状结构;该浮球置于该上挡片和下挡片之间,且密度小于水,直径大于该上挡片孔眼的孔径。
更进一步,该止溢阀的下挡片与上挡片之间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具体地,该下挡片为桥梁状、网格状或孔眼状。
进一步,该进水管上设有止回阀。
更进一步,该进水管还包括转换阀及两根接驳管,该转换阀包括一T型三通管、一实心的金属球及两个环状胶垫,该两个胶垫设于该T型三通管的两侧管的内壁,该金属球卡接于该T型三通管内,并位于该两个胶垫之间,且该金属球与任一胶垫形成密封衔接;该进水管的自由端连通该T型三通管的主管,且该T型三通管的两个侧管分别连通一接驳管,且该两个侧管分别朝向所在车厢的首尾方向;该两个接驳管为锥状,其直径较大一端分别与该T型三通管的两个侧管,其直径较小一端与水源的水管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至少一根出水管,该出水管设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水箱水满后自解管的目的,给水人员只要在解管后关闭水源管口即可,既能确保水箱能灌满水,操作也方便且节约用水;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且无需耗费电力,普遍适于现有的列车供水系统,具有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第一止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第一止溢阀满水状态图。
图4是桥梁状下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第二止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转换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实施例1的自解管的列车供水装置包括水箱10、两根进水管20和两根出水管30。该水箱10置于列车车厢上,其连通该进水管20和出水管30。该水箱10顶部设置第一止溢阀11,该第一止溢阀11为上下连通的筒状,其下端连通水箱10,其上端连通外界。第一止溢阀11内部设有下挡片111、上挡片112、球托113和浮球114。该下挡片111和上挡片112将第一止溢阀11分为下、中、上三节。该下挡片111为桥梁状、网格状或孔眼状等可让气体和液体穿透的交错结构挡片,本实施例1优选桥梁状下挡片111。该上挡片112为中部一孔眼状结构,本实施例1优选该上挡片112与第一止溢阀11一体成型。该球托113为碗状,其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下挡片111上。该浮球114为空心球体,置于球托113内,浮球114的密度小于水,直径大于上挡片112的孔眼孔径。
该进水管20上设有止回阀21,该止回阀21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及实际所需选择,因此,不再对止回阀21的结构进行赘诉。进水管20的自由端内径渐减呈锥状,于其自由端的管口处内径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冬祥,未经罗冬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7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密闭式多功能标本运送车
- 下一篇:有轨电动观光火车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