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92010.5 | 申请日: | 2014-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蔡新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晶龙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36 | 分类号: | B07C5/36;B07C5/34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合欢***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斜向布置的第一通路(10)及第二通路(20),所述第一通路(10)与第二通路(20)整体呈交叉式设置,第二通路(20)的进料口(21)位于第一通路(10)的进料口(11)与传送带F之间,第一通路(10)的出料口(12)位于第二通路(20)的进料口(21)的下方,第二通路(20)的出料口(22)位于第一通路(10)的进料口(1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10)与第二通路(20)沿着传送带F的宽度方向错位交叉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料装置包括夹角式布置的前、后围板(30、40)且其大开口端向上,左、右两端设置端板(50),前、后围板(30、40)与左、右两端的端板(50)围合成斗状腔室,斗状腔室中设置隔板(60)将斗状腔室隔离成第一通路(10)的进料口(11)和第二通路(20)的进料口(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围板(30、40)的下部各自顺延布置有板体与第一通路(10)的出料口(12)和第二通路(20)的出料口(22)顺接构成第一、二导料板(70、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板(30)与隔板(60)之间设置截面为折形或弧形的第一管(90),第一管(90)的上端连通至后围板(40)与隔板(60)之间的腔室中并与第一通路(10)的进料口(11)连通,第一管(90)的下端顺延连接到第一导料板(70)的板面上,后围板(40)与隔板(60)之间设置截面为折形或弧形的第二管(100),第二管(100)的上端连通至前围板(30)与隔板(60)之间的腔室中并与第二通路(20)的进料口(21)连通,第二管(100)的下端顺延连接到第二导料板(80)的板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管(90)包括第一管壁(91)及第二管壁(92),所述第一管壁(91)为一角板,所述角板的两壁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管壁(92)为两块薄板,所述两薄板立式设置在角板的两壁下边缘处,所述的两薄板的下边缘处与第一导料板(70)的板面固接,所述隔板(60)上设置有通孔A,所述前围板(30)上设置有通孔B,所述第一管(90)的上表面与隔板(60)上的通孔A孔壁贴合连接,其下表面与前围板(30)的通孔B的孔壁贴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管(100)包括第一管壁(101),所述第一管壁(101)为设置在后围板(40)上的角板,所述角板的两壁下边缘与后围板(40)的板面固连,第一管壁(101)的下表面与隔板(60)上设置有通孔C的孔壁贴合连接,第一管壁(101)的上表面与后围板(40)上设置的通孔D的孔壁贴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40)的上端边缘处立式设置有挡料板(41),所述隔板(60)的上端边缘处设置有调节板(61),所述调节板(61)与隔板(60)构成铰接配合,所述的调节板(61)的一侧板面与支架(62)的一端固连,所述支架(62)呈L形,支架(62)的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孔(621),且该端通过螺栓与端板(50)的板面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导料板(70、80)的两侧边缘立式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上盖设有第一、第二盖板(71、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晶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晶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20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鲜食品集体配份容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清洗的茶道组合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