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驾驶室前悬置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90858.4 | 申请日: | 2014-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0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石光勇;谭川;王庆;邱福铭;周菊红;魏铭;陈玲莉;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康晨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室 悬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卡车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国内市场上的高端卡车普遍采用全浮式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在申请号为CN200620095941.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全浮前悬置装置,这种装置由翻转支架、翻转臂以及前悬上支架共同将底盘和驾驶室连接在一起,并布置了减振器总成用于衰减来自底盘的振动;由于这种装置的翻转轴随翻转支架一起固定在车架前端,翻转轴连接翻转支架和翻转臂,因此翻转臂绕翻转轴轴线转动时带动前悬上支架与车架产生相对运动;当车辆行驶时,虽然来自车架竖直方向的振动被减振器衰减,但是来自车架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振动没有减振元件衰减。而且,全浮式驾驶室前悬置系统由于结构复杂以及零件种类偏多,通常需要先分装成前悬置总成,待整车装配时再分别连接总成在车架和驾驶室上的固定点,所以导致装配起来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没有提供能将车架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振动衰减的方案。
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系统,来实现车架竖直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振动衰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前悬置系统包括两端设有翻转臂的稳定杆以及一对气囊减振器、上支架、减振器支座和翻转支架;所述翻转臂的后端与翻转支架铰接,所述翻转臂的前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臂的后端通过第一螺栓与翻转支架铰接,所述翻转轴与翻转臂之间设有橡胶套,所述翻转轴两端通过第二螺栓与上支架连接,所述气囊减振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支架和减振器支座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驾驶室前悬置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气囊减振器、上支架和减振器支座三者呈竖直方向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驾驶室前悬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支架上设有气囊冲放气调节阀,所述气囊冲放气调节阀通过气管与气囊减振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驾驶室前悬置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减振器内侧设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气囊减振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支架和减振器支座铰接且气囊减振器、上支架和减振器支座三者呈竖直方向布置,保证了驾驶室运动过程中气囊减振器基本处于垂直最佳工作姿态,所以可以直接反映前悬竖直方向位置关系,实现了驾驶室与底盘的柔性连接,使得减振效果更佳。将稳定杆设在翻转臂的前端,使得稳定杆前置,从而提高了前悬系统的扭转刚度,更好地发挥驾驶室的抗侧倾能力。通过在翻转轴与翻转臂之间设置橡胶套,翻转轴与驾驶室同步运动,振动经由橡胶套衰减,翻转轴在橡胶套内的轴向方向双向限位,行车时橡胶套能有效的吸收路面带来的左右方向的振动,提高舒适性,实现了车架竖直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振动衰减。此外,翻转轴与上支架连接方便,在驾驶室与底盘对接时节省了装配时间。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橡胶套与翻转轴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橡胶套与翻转轴装配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前悬置系统作以下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设有翻转臂3的稳定杆5,翻转臂3的前端设有安装孔,翻转轴2位于翻转臂3前端的安装孔内,翻转臂3的后端通过第一螺栓10与翻转支架7铰接,翻转轴2与翻转臂3之间设有橡胶套4,翻转轴2两端通过第二螺栓12与上支架1铰接,翻转轴2在橡胶套4内的轴向方向双向限位,行车时橡胶套4能有效的吸收路面带来的左右方向的振动,提高舒适性。气囊减振器6通过上、下两端的吊耳分别与上支架1和减振器支座8铰接,可以将气囊减振器6、上支架1和减振器支座8三者呈竖直方向布置,保证了驾驶室运动过程中减振器基本处于垂直最佳工作姿态,可以直接反映前悬竖直方向位置关系,减振效果好。气囊减振器6内侧设有限位块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0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托盘式桥架水平三通
- 下一篇:一种防鼠型槽型桥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