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的发动机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2203.2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6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霞;孙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0R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道路交通事故和事故中伤亡人数也在迅猛地增长。由于行人与发动机罩的磕碰而造成的伤害成为交通事故所带来的主要伤害。目前广泛应用在机动车上的发动机罩采用金属铝或金属钢等材料,发动机罩的内板和外板厚度都很薄,当行人,尤其是行人头部撞击到发动机罩上后,发动机罩的内板和外板迅速发生变形,继而导致行人头部撞击到罩盖下部的较为坚硬的零件上,例如罩盖前锁、前大灯等领奖上,罩盖下部的较为坚硬的零件容易对行人头部产生严重伤害,特别是在发动机罩前部的中间锁区域和两端的大灯区域容易对儿童头部造成严重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的发动机罩,该发动机罩能够降低行人与机动车发动机罩碰撞后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动车的发动机罩,包括外板及设置在所述外板下方的内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拼接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中间板及设置所述中间板两端的端板,所述中间板位于机动车的罩锁上方,所述端板位于机动车的前灯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的边缘和所述端板的边缘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结构胶的固定爪。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抓呈锯齿状分布在所述端板的边缘和所述中间板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板和所述端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结构胶的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胶槽为矩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罩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机动车发动机罩,其颠覆了传统发动机罩强度愈小愈有利于行人保护的传统概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动机罩局部区域安装加强板来吸收部分撞击能量,降低行人与后续零件碰撞后的伤害,起到了保护行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机动车的发动机罩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机动车的发动机罩的加强板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机动车的发动机罩在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的发动机罩,包括外板1及设置在所述外板1下方的内板2,所述外板1和所述内板2拼接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加强板3,所述加强板3包括中间板31及设置所述中间板31两端的端板32,所述中间板31位于机动车的罩锁上方,所述端板32为设置在所述中间板31两端的对称结构,所述端板32位于机动车的前灯上方,考虑到加强板3的支撑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3优选地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材料。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罩的中间板31的宽度范围覆盖整个发动机罩外板1和内板2所形成的空腔,当行人撞击到发动机罩对应罩锁位置区域附近时,首先与发动机罩的外板1接触,由于外板1结构薄强度弱,迅速变形,而加强板3与发动机罩外板1和内板2固定连接,支撑在发动机罩外板1和内板2之间的腔体内,可以通过变形来充分的吸收撞击能量,有效地降低撞击力和撞击速度,使得行人撞击到发动机罩下部的较硬的罩锁零件时受到的伤害大大减少。
同样地,将发动机罩的端板32与发动机罩外板1和内板2固定连接,使之支撑在发动机罩盖外板1和内板2中间,当行人撞击到发动机罩对应大灯区域附近时,支撑在罩外板1和内板2中间端板32可以通过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减少行人撞击到发动机罩下部的大灯灯腔较硬的零件时受到的伤害,从而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板31优选地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设置在发动机罩前端,所述中间板31位于发动机罩前端边缘中部,且长度覆盖发动机罩前端边缘的1/3~1/2。如图2所示,所述端板32优选地设置在所述中间板31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发动机罩前端的两个顶角处,所述端板32优选地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中间板相接,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沿着所述发动机罩的后方延伸,延伸长度优选为发动机罩侧边长度的1/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2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