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能可配置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8061.2 | 申请日: | 2014-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3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15/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配置 模块化 移动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功能可配置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
背景技术
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正朝着多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中,智能机器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在诸如军事、医疗、娱乐、探险等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机器人已经可以在非结构动态环境中,利用多种环境感知技术,使机器人可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自学习、自适应,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推理能力。在移动机器人中,最常见的是轮式移动机器人,其软硬件相对容易实现,运动算法也比较简单,可以适应多种环境需要,然而目前移动机器人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传感器,控制器的选择和控制算法的编制等几个方面,特别是大多使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不仅造成外围电路复杂,通用性和扩展性差,而且在算法的编写,控制精度上都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能可配置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针对目前移动机器人存在的问题,具有结构模块化、功能可灵活配置等优点。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器人由运动控制器、便携式PC、左直流电机、左轮、右直流电机、右轮、前轮、底盘、托板、搭载板和传感器接口模块组成,传感器接口模块和运动控制器分别与便携式PC相连,左直流电机和右直流电机分别与运动控制器相连,左轮与左直流电机相连,右轮与右直流电机相连,左轮、右轮、前轮分别与底盘相连,底盘、托板和搭载板组成三层结构。
所述的运动控制器的处理芯片采用采用基于ARM920T内核的S3C2440A。
所述的前轮为万向轮。
所述的三层结构是底盘在下、托板在中和搭载板中上。
所述的传感器接口模块包括I2C接口、SPI接口、RS-232接口、USB接口、RJ-45网络接口以及通用IO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便携式PC+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可以任意扩展和裁剪,具有一定开放性和通用性。成果可用于各类轮式移动智能机器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101为运动控制器;102为便携式PC;103为左直流电机;104为左轮;105为右直流电机;106为右轮;107为前轮;108为底盘;109为托板;110为搭载板;111为传感器接口模块。传感器接口模块(111)和运动控制器(101)分别与便携式PC(102)相连,左直流电机(103)和右直流电机(105)分别与运动控制器(101)相连,左轮(104)与左直流电机(103)相连,右轮(106)与右直流电机(105)相连,左轮(104)、右轮(106)、前轮(107)分别与底盘(108)相连。
由于便携式PC(102)体积小巧,功能强大,移动性好,具有通用性,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智能控制算法的开发,方便调试,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选择便携式PC(102)有利于实现模块化,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扩展和裁剪,传感器接口模块(111)连接各类传感器,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至便携式PC(102)进行分析处理,便携式PC(102)通过运动控制器(101)控制机器人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8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垫高结构之电连接器
- 下一篇:用于半导体封装的银合金焊接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