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房垃圾分类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1260.0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祥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房 垃圾 分类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楼房住户每次倾倒垃圾都需走楼梯或是乘电梯到楼下,将垃圾倒入相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这样不仅增加了住户的工作量,而且人和垃圾同在电梯内,电梯内空气污浊影响健康;有些高楼在每层楼虽设置了垃圾收集装置,由专门的环卫工人定时收集,每天将高楼垃圾运至楼下,这样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楼房垃圾收集装置垃圾清理不方便、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易造成二次污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便捷、便于清理、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楼房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房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包括可回收垃圾管道、不可回收垃圾管道、可回收垃圾收集器和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器;所述可回收垃圾管道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管道并排竖向布置在楼房的外墙上,在所述可回收垃圾管道的正下方设置有所述可回收垃圾收集器,在所述不可回收垃圾管道的正下方设置有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器,在所述楼房每层楼所对应的可回收垃圾管道上均设置有可回收垃圾投放口,在所述楼房每层楼所对应的不可回收垃圾管道上均设置有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口,所述可回收垃圾投放口处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口处安装具有复位功能的自闭盖子。
进一步,所述可回收垃圾收集器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器均包括垃圾收集袋和支撑架,所述垃圾收集袋包括上开口和下底口,所述上开口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楼房的外墙上,所述上开口的另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在地上,所述下底口周边设置有用以将所述下底口打开和闭合的拉绳。
再进一步,所述上开口的另一侧高于所述上开口的一侧。
更进一步,所述垃圾收集袋为布袋或是细网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表现在:使用便捷、便于清理、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可进行垃圾分类。
附图说明
图1是楼房垃圾分类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楼房垃圾分类收集装置,包括可回收垃圾管道1、不可回收垃圾管道2、可回收垃圾收集器3和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器4;所述可回收垃圾管道1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管道2并排竖向布置在楼房的外墙上,在所述可回收垃圾管道1的正下方设置有所述可回收垃圾收集器3,在所述不可回收垃圾管道2的正下方设置有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器4,在所述楼房每层楼所对应的可回收垃圾管道1上均设置有可回收垃圾投放口7,在所述楼房每层楼所对应的不可回收垃圾管道2上均设置有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口8,所述可回收垃圾投放口7处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口8处安装具有复位功能的自闭盖子。
进一步,所述可回收垃圾收集器3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器4均包括垃圾收集袋61和支撑架62,所述垃圾收集袋61包括上开口和下底口,所述上开口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楼房的外墙上,所述上开口的另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架62的上端,所述支撑架62的下端固定在地上,所述下底口周边设置有用以将所述下底口打开和闭合的拉绳63。
再进一步,所述上开口的另一侧高于所述上开口的一侧。
更进一步,所述垃圾收集袋61为布袋或是细网袋。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回收垃圾管道1和所述不可回收垃圾管道2均为直径为0.5-0.6m的空心圆柱体,垃圾投放口为直径为0.4-0.5m的空心圆柱体,垃圾投放口包括可回收垃圾投放口7和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口8;所述垃圾收集袋的深度为1.5m;所述支撑架62的上端焊接有钢圈,所述支撑架62设置有五根,分别为在靠近墙壁处设置有两根、在远离墙壁处设置有三根,在远离墙壁的三根支撑杆的上端横向设置有钢片,所述钢片向墙壁方向倾斜,在支撑架62与钢片之间设置有挡布,防止垃圾滚出垃圾收集袋6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可回收垃圾通过可回收垃圾投放口7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管道1中,可回收垃圾通过可回收垃圾管道1落到可回收垃圾收集器3中,而不可回收垃圾可通过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口8投入到不可回收垃圾管道2中,不可回收垃圾通过不可回收垃圾管道2落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器4中,环卫工人将下底口打开将垃圾收集装置中的垃圾清理走,清理好后通过拉绳63将下底口拉紧。
每层楼如楼层1、楼层2、……、楼层N的居民都可通过每层楼所对应的垃圾管道将不同的垃圾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收集装置中,在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进行了垃圾分类,一举两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祥,未经陈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1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利板暗门铝合金收口条
- 下一篇:竹木饰面板干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