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驱水下应急安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1164.6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耿艳东;许宏奇;粟京;李迅科;刘健;牛海峰;王莎;王蓓;王卫华;李慎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E21B33/064;E21B4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1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应急 安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安全控制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电驱水下应急安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下应急安全控制系统是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海洋钻井平台井控系统配备的一种备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在海洋钻井突发井喷等紧急状况且海洋钻井平台井控系统失效时,将事先储备在水下蓄能器中的液压液排出,推动防喷器等执行机构完成封井操作,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保护环境,减少损失。
现有水下应急安全控制系统一般配备依靠压缩气体储能的传统蓄能器。随着海洋钻井水深的逐渐增加,水下应急安全控制系统承受的静水压也随之增加,因此蓄能器压缩气体储存的能量很大一部分要用于克服不断增加的静水压,从而造成蓄能器排出的有效液压液的液量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少。因此,海洋钻井水深越深,实现相同封井操作功能所需蓄能器数量就越多,蓄能器数量的增多造成采购成本增高,空间占用率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下应急安全控制系统的在深水工况下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成本且满足各种深水应急封井需求的电驱水下应急安全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驱水下应急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触发装置、一电控装置、一动力装置、若干防喷器执行装置、若干电动泵装置和一储液装置,且所述电控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电动泵装置置于内部充满绝缘液的一密闭壳体内,所述防喷器执行装置和所述储液装置则设置在所述密闭壳体外;所述触发装置固定在所述密闭壳体的侧壁上,其探头位于所述密闭壳体外部,且所述探头通过液压管线连接海洋钻井平台井控系统;所述电控装置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所述触发装置和所述动力装置;每一所述防喷器执行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闸板体,且在两所述闸板体相对的一侧各开设有一半圆形凹槽,在两所述闸板体之间形成的柱状空间内设置有一钻杆;在所述两闸板体相向的一侧各设置有一液缸,两所述液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所述闸板体连接,且所述液缸内位于活塞杆一侧的腔室为开启腔,另一侧的腔室为关闭腔;每一所述电动泵装置包括一电动两位三通阀、一液压泵、一电机、一压力传感器和一流量计;所述电动两位三通阀的A口通过液压管线分别连通与所述电动泵装置相对应的两所述液缸的开启腔,T口通过液压管线连通所述密闭壳体外的海水,P口分成两个支路:一支路通过液压管线连通所述储液装置,另一支路通过液压管线连通所述液压泵的入口;所述液压泵出口的液压管线上设置有一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溢流口通过回油管线连通所述储液装置,所述溢流阀的出口通过液压管线依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流量计和与所述电动泵装置相对应的两所述液缸的关闭腔;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液压泵,所述电动两位三通阀和所述电机分别通过动力电缆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流量计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电控装置。
所述液压泵为单向定量泵,所述储液装置内部具有若干存储液压液的储液箱。
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和链条之一连接所述液压泵。
所述触发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
所述电控装置采用微处理器。
所述动力装置采用高能电池。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泵装置直接将动力装置储存的电能,转化为防喷器执行装置所需的压力能,采用此种方式省去了传统的蓄能器中气体压缩储能的环节,使得能量转化效率得以提高。由于不必大量采用传统的蓄能器,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节省采购成本,降低空间占用率。2、本实用新型的防喷器执行装置所需液压液不需传统蓄能器提供,且当防喷器执行装置完全关闭后,关闭腔不再继续接收液压液,多余的液压液会通过溢流阀的溢流口和回油管线排入储液装置中。采用此种方式可以重复利用开启腔内液压液,并且减少储液装置中储存的液压液的使用量。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海洋科考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喷器执行装置和电动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1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