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气流雾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67459.6 | 申请日: | 2014-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8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张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气流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具体涉及可调气流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器,电子雾化器的简称,又名电子烟、虚拟香烟,主要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出很多,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跟感觉来。
目前的雾化器一般由烟嘴组件、雾化组件、发热组件和储液组件构成,烟嘴组件装配在储液组件的顶部,发热组件和雾化组件安装在储液组件中。烟嘴组件、雾化组件和发热组件相互连通,形成允许气流流通的气道。储液组件用于存储烟液,并与发热组件的气流腔室连通,所述气流腔室也是气道的一组成部分。气流腔室内有纤维绳,纤维绳上有发热丝,纤维绳用于导引烟液。发热组件的底部位于储液组件的电池连接环内。使用时,将电子烟电池与电池连接环接上,发热组件的发热丝就得电工作,烟液在发热丝的高温下雾化产生一定量烟雾,从而达到吸烟的效果。
然而,目前的雾化器的气道内的气流大小无法调节,或者调节的连续性较差,气流容易过大或过小,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气流雾化器,实现进入气道内的气流的连续微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调气流雾化器,包括烟嘴组件、雾化组件、发热组件和储液组件,雾化组件和发热组件均安装在储液组件内,烟嘴组件、雾化组件和发热组件经气道依次连通,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储液管、螺纹连接环、调节环和烟杆连接环,储液管的顶部与烟嘴组件的底部密封连接,储液管的底部与螺纹连接环的顶部螺接,烟杆连接环的顶部与螺纹连接环的底部螺接,调节环可转动地套装于烟杆连接环;烟杆连接环的周壁开有与所述气道连通的调节槽,该调节槽的槽宽沿烟杆连接环的周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调节环的周壁开有与调节槽位置对应的气孔,调节槽的最大槽宽大于或等于气孔的孔径,调节槽的最小槽宽小于气孔的孔径;螺纹连接环、调节环和烟杆连接环三者同轴。
优选地,所述螺纹连接环包括上螺纹段、下螺纹段以及连接上螺纹段和下螺纹段的挡环,所述调节环的顶端与挡环的底端相抵;挡环的外径大于上螺纹段的大径和下螺纹段的大径。
优选地,所述烟杆连接环包括上连接段和下连接段,上连接段的外径小于下连接段的外径,上连接段的内壁设有与所述下螺纹段螺接的上内螺纹,下连接段的内壁设有与外部烟杆连接的下内螺纹;所述调节环的底端与上连接段的顶端相抵。
优选地,所述调节环与下螺纹段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调节环与上连接段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嵌于调节环的顶端,并由调节环的顶端向上凸出;所述第二密封圈嵌于调节环的底端,并由调节环的底端向下凸出。
优选地,所述挡环的外径、烟杆连接环的外径和下连接段的外径三者相等。
优选地,所述调节槽的周长小于调节环外壁的周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环在转动后,可与调节槽发生重叠产生进气通孔,在连续转动时,该进气通孔将发生连续性的逐渐变化,进而对吸气力量和烟气流量实现了连续性的微调调节,气流的大小容易控制,提升使用者的吸烟感受;
(2)本实用新型的螺纹连接环、调节环和烟杆连接环的螺接方式,便于该三者的装拆清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气流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气流雾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气流雾化器剖视示意图。
图中:1、烟嘴组件;2、雾化组件;3、发热组件;4、储液组件;41、储液管;42、螺纹连接环;421、上螺纹段;422、下螺纹段;423、挡环;43、调节环;431、气孔;44、烟杆连接环;441、调节槽;442、上连接段;443、下连接段;444、上内螺纹;445、下内螺纹;5、气道;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可调气流雾化器,包括烟嘴组件1、雾化组件2、发热组件3和储液组件4,雾化组件2和发热组件3均安装在储液组件4内,烟嘴组件1、雾化组件2和发热组件3经气道5依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