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2147.6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玲;陈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斜楔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轿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轿车的车型越来越多,而白车身的拼装工艺也越来越复杂。很多车型的外覆盖件,如侧围、翼子板、顶盖、发盖外板等的翻边角度主要设计成负角,以达到增加冲压件的咬合力和提高车身强度的目的,而车身零件的负角翻边会相应增加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为了在负角翻边整形结束后顺利将冲压零件取出,模具结构中一般会采用滑块式斜楔机构,即将存在负角翻边整形的凹模部分做成滑车机构,在侧翻侧整完成后,该凹模与滑车一起退至冲压件负角内侧边缘一定距离,冲压件可顺利取出。
负角侧翻侧整机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外侧安装有翻边整形凸模的斜楔机构,另一部分为内侧有凹模的滑车机构。该侧翻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1)随着上模向下运动,上驱动块会先驱动带有凹模的滑车机构运动到位,起到凹模的作用;2)滑车机构运动到位后,外侧的侧翻侧整斜楔机构开始运动进行翻边整形工作;3)翻边整形工作完成后,外侧斜楔机构与滑车机构先后回退,冲压件取出。
目前多数汽车厂的侧围、翼子板等外覆盖件都可以实现四序化生产,通过优化工艺将以前的五序生产降低到四序,有效降低了模具工装开发成本及后期生产成本,但四序化的实现必定会导致单序工作内容增多,模具结构更加紧凑复杂。
目前已有的滑车驱动机构,其驱动方式基本为前述的上模驱动方式,具体方案如下:如图1中所示,下驱动块103固定安装在滑车102上,上驱动块105、侧导板107安装在活动安装座106上,活动安装座106安装在上模本体安装座104上,侧导板107安装在上驱动块105的后侧,主要用于减小驱动滑车102时所产生的侧向力。随着压机不断向下运动,上驱动块105与下驱动块103的斜面开始接触并推动滑车整体沿着已定方向运动,当上、下驱动块105、103斜面接触滑动过程结束后,滑车102驱动到位,滑车102上的型面部分将起到凹模的作用。滑车102运动到位后,外侧的侧翻侧整斜楔101才开始驱动进行翻边整形工作。随着压机继续向下运动,上驱动块105继续向下运动直至模具到压死状态,侧翻侧整结束。
为了增加产品压料面积,防止产品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板料移动或型面变形(例如侧围等大型外板件),滑车机构上方通常会做成盖板形式的凸模(下驱动块103安装座和滑车凹模型面之间),工作时盖板凸模与压料芯凹模配合,滑车导滑主体部分在凸模盖板下方运动。凸模盖板的大小要考虑到滑车的运动行程,避免干涉。
但当受到产品结构及工艺方案的限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上、下驱动块的位置存在其它冲压工作内容,驱动块及安装座与其它工作机构干涉,在一副模具中无法同时实现;
2)模具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受到限制时,滑车本体结构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较短,当滑车运动行程较大时,其上方的凸模盖板会出现局部宽度较窄,强度较差问题;
3)该机构中上、下驱动块位置基本确定,只能在滑车的运动方向上,无法充分利用模具中非产品面的工作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滑车上、下驱动块的安装与其它工作机构干涉的斜楔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斜楔机构,包括一端设置有凹模的滑车、上模本体安装座和下模座本体,所述滑车的另一端设置有被驱动块,所述被驱动块的一端为楔形;所述斜楔机构还包括二级驱动块和上驱动块;所述二级驱动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被驱动块相配合的主驱动块,所述主驱动块的一端为楔形,该主驱动块的楔形部与所述被驱动块的楔形部导滑接触;所述二级驱动块上与所述主驱动块所在侧面相垂直的侧面为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上贴合有斜导板,所述上驱动块的上端与所述上模本体安装座紧固联接,所述上驱动块的下端一侧为与所述斜导板导滑接触的楔形面,所述上模本体安装座向下移动进而驱动所述上驱动块向下移动,所述上驱动块的楔形面与所述斜导板导滑接触推动所述二级驱动块移动,所述主驱动块随所述二级驱动块移动,所述主驱动块的楔形部与所述被驱动块的导滑接触推动所述滑车移动;所述二级驱动块与其楔形面相对的侧面下部设置有可将所述二级驱动块沿移动方向顶回的弹性部件。该方案将现有的上、下驱动块垂直驱动滑车移动的方式改为二级驱动块的主驱动块和滑车的被驱动块的横向导滑配合,从而避免了滑车上、下驱动块的安装与其它工作机构的干涉,为其它工作机构留出了安装空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氮气弹簧,氮气弹簧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弹力曲线平缓,不需要预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2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贴合制程的框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吸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