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型扬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6624.8 | 申请日: | 2014-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3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魏少林;苏伟帆;黄汉雄;谢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国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型 扬声器 | ||
1.超薄型扬声器,包括盆架、安装于盆架上的音膜和至少一个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基于音频信号产生振动的磁路振动系统和将上述振动传递至音膜的振动传递臂;所述磁路振动系统包括一基于电磁驱动下产生振动的轭铁框体,该轭铁框体嵌装于该盆架的侧壁内并位于该音膜的下方;所述振动传递臂的一端抵接在该轭铁框体远离盆架侧壁的一侧,另一端自轭铁框体斜向上方延伸抵接至音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框体包括一底部、一顶部和一对侧部,其中,侧部的宽度与高度之比不小于2;所述一对侧部包括一个与盆架侧壁贴合的第一侧部和一个与振动传递臂抵接的第二侧部;该第二侧部上设有一气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臂呈板状,其一端与音膜的中部抵接,另一端与轭铁框体的第二侧部抵接;所述振动传递臂包括一本体部、自该本体部首尾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自本体部的首端向上垂直延伸并与轭铁框体的第二侧部密切贴合,该第二延伸部自本体部的尾端向上垂直延伸并与音膜的中部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递臂为多孔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呈凹腔状,其包括一底壁、一由底壁部周缘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盆架侧壁设有用于嵌装轭铁框体的嵌装槽;所述音膜通过折环安装于该盆架的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振动系统还包括线圈和容置在该轭铁框体内的磁性元件,所述线圈、气隙和磁性元件配合构成轭铁框体的电磁驱动环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为永磁体或直流线圈;所述磁性元件的表面覆盖有防腐材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盆架的长度方向上。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为四个,其中,两个对称分布在盆架的长度方向上,另两个对称分布在盆架的宽度方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国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国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66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振膜微机电系统麦克风结构
- 下一篇:扬声器振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