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复合除尘除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3725.X | 申请日: | 2014-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金定强;苗永旗;申智勇;庄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复合 除尘 装置 | ||
1.复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箱体,箱体设有烟气进口和出口,箱体的底端设有出污口;所述箱体内按烟气流向依次设有静电聚尘组件( Ⅰ)、惯性除尘除雾组件(Ⅱ)和静电除尘除雾组件(Ⅲ);所述静电聚尘组件(Ⅰ)由互相平行且间距排列的多个聚尘阳极板及设置在相邻两聚尘阳极板间的一对阴极线组成,该阴极线与聚尘阳极板之间形成电场;所述惯性除尘除雾组件(Ⅱ)由互相平行且间距排列的多个收集板组成;所述静电除尘除雾组件(Ⅲ)由互相平行且间距排列的多个除尘除雾阳极板和间距排列的多个阴极线组成,该阴极线与除尘除雾阳极板之间形成电场;所述静电聚尘组件(Ⅰ)中的各相邻聚尘阳极板之间、所述惯性除尘除雾组件(Ⅱ)中的各相邻收集板之间以及所述静电除尘除雾组件(Ⅲ)中的各相邻除尘除雾阳极板之间均形成烟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是惯性除尘除雾组件(Ⅱ)中的各收集板是形成连续曲面的“入”字形整体板,“入”字形整体板的顶端向上伸出段形成迎着烟气前进方向的弯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惯性除尘除雾组件(Ⅱ)中的各收集板表面设有一个或多个拦污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各收集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撑杆固定在箱体的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静电聚尘组件(Ⅰ)和静电除尘除雾组件(Ⅲ)中的阴极线均为芒刺状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静电除尘除雾组件(Ⅲ)中的各除尘除雾阳极板是由一对平面板连接成的“人”字形组合板,每对平面板的顶端边连接在同一根顶端撑杆上,左、右两底端边分别连接在各自的底端撑杆上,各顶端撑杆和各底端撑杆的前后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箱体的前后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是各顶端撑杆和各底端撑杆均通过插槽与除尘除雾阳极板对应端插接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 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复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壁面从烟气进口以下向箱内方向倾斜面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各阴极线以不锈钢或合金钢为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未经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7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拼音的藏文智能输入法
 - 下一篇:一种开关柜手车操作装置
 





